2019年6月5日,这天是“中央电视台优秀播音员、播音主持艺术家”罗京病逝10周年的忌日,北京下起了蒙蒙细雨。就在当天,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等人来到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此行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罗京扫墓。
当敬献完花篮后,康辉站在墓地前跟好友拍下了一张特别的“合影”。照片中,康辉双眼红肿,表情悲伤。对于康辉来说,罗京既是多年好友,也是自己的老师,曾多次无私地跟他分享关于新闻播音的心得体会。
罗京
据资料,罗京在央视主持播音《新闻联播》长达26年,是全国观众公认的高水平央视主持人。有媒体这样客观地评价罗京主持播音工作:
“罗京音质纯正、富有磁性、清晰明亮、控制自如,形象庄重儒雅,播音端庄持重、严谨认真、沉稳大气、儒雅内敛。在 26 年的播音工作中体现出了极高的新闻播音水平,内容准确、清晰到位、稳健大气,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进程,是观众和专业人士心中公认的‘国脸’。”
相信大家听了罗京的播音,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他的声音最大特点是有一点鼻音,但声音穿透力特别强,既有中音的稳重,又不失高音的明亮,刚柔并济。同时,罗京播音时节奏适中,重音鲜明但又比较规律,透出的是那种稳重、可信赖、可以依靠的感觉。
罗京和妻子
鲜为人知的是,罗京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完全是一个偶然。罗京,祖籍四川省彭县隆丰镇,1961年出生于北京。作为家中的次子,罗京按部就班地上学读书,他命运转折点是在高二那年。
当时罗京是北京酒仙桥二中高二理科班的一名学生,正在为高考奋战,而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考上大学。就在此时,北京广播学院招生部的老师来到罗京的学校招收优秀学生,他的一名同学希望去试试,可自己不敢一个人去,于是喊上罗京陪他。
罗京
在排队筛选时,现场的老师也让罗京试一试,结果他清爽悦耳的嗓音和充满朝气的形象一下子被招生老师看中,希望他也能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当时罗京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想法还是参加一年后的高考。
或许正是这样的放松心态,让罗京在接下来考试中意外地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罗京入学后所学的专业是新闻系播音专业,当时他们班的30个同学中绝大多数都有新闻战线上工作的经历,可罗京却是白纸一张,而且他入学专业分数刚过60分。
罗京和李瑞英
罗京非常努力,当他大学毕业时的专业分数已经名列前茅。1983年,罗京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随即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联播》节目。从此,罗京逐渐成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相信很多人对李瑞英也很熟悉,其实她和罗京是大学同班同学,两人相识30年、并肩工作26年。这里插一句,李瑞英也是1961年出生于北京,她大学毕业后来到江苏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1986年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不久后就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罗京
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工作能力,李瑞英非常佩服罗京。在李瑞英的记忆里,罗京在关键时刻总是异常冷静。李瑞英回忆时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时候,有一天稿子来得很多、很急,那也是罗京碰到的自认为有生以来最急、最难的一条稿子。稿子共有12页,复印得很不清楚,有的只打出了半个字,还有很多修改的痕迹。稿子递到罗京手上的时候,他已经在演播台上了,完全没有时间预览、熟悉,只能凭着经验读下来。作为搭档,我当时十分忐忑,整篇稿子长达17分钟,但他居然一个字都没有错,很顺畅地读了下来。罗京这些令人称奇的成绩背后体现的是他时刻待命的职业状态,是26年来近万个日夜从不懈怠的职业精神,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罗京和康辉
除此之外,罗京还特别关注年轻播音员的成长,多次将自己的经验无私地跟他们分享,康辉就是其中之一。康辉多次表示,自己多次得到了罗京的指导。罗京告诉康辉,作为央视播音主持人不能只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而应该全方面发展,比如关于电视策划、新闻撰稿、拍摄等都要有所涉及,这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某种程度来说,罗京的工作经验让康辉收获很大。当康辉成为《新闻联播》播音组的一员后,他站在了播音行业的最高峰。罗京更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康辉:“你的平台不一样了,你现在要更加注意在工作中培养一种气度,培养一种气场,培养一种传递中国最强有力声音的气派。”
罗京
2008年7月底,罗京被确诊为淋巴癌,他忍受病痛折磨依旧努力工作,并圆满地完成了奥运会的播音工作。2008年8月31日的《新闻联播》,这成为了罗京人生中最后一次播音,当时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背部,疼痛难忍。
2009年6月5日7时零5分,罗京在北京病逝,终年48岁。噩耗传来,康辉无比悲痛。面对记者的镜头,康辉说:“作为同事来讲,对于他的离去,我感到很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