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跨行去做演员,想多尝试,却被一个角色“束缚”,一演就是几十年,而她本人,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间真情!



“十一年”

最不想接的一通电话,却又庆幸接到的一通电话。

1997年5月,本该是寻常的一天,却被话筒中清晰传来的一句“爸爸下楼梯时摔倒了,现在爬不起来了”打破,刚刚结束录制的黄薇匆忙往医院赶,老年人上了岁数,磕碰都不是小事。



万幸,命保住了,不幸,高血压引起了脑中风,黄薇的父亲随时都有偏瘫的可能。

印象中强壮的父亲忽然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对象,身体整个右侧都不能活动,起居吃饭都需要旁人照顾,黄薇没有嫌麻烦,只是时常去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她自学中医相关知识,学习的劲,很快掌握了中风偏瘫病人的常用康复治疗方法,中间还特意去找了一位老中医学习按摩技术。

听着很简单的事情,但光买书一项,都耗费了黄薇非常多的时间,北京的大小书店她几乎跑遍,买齐了需要的书,接下来才是夜以继日的学习。



为了能多做一会有爸的孩子,黄薇在家庭倾注了更多时间,尤其2008年,已经离开央视的她,接到了6部影视剧的邀约,可她全拒绝了,一门心思照顾父亲,从1997年出事,整整11年,黄薇放弃了上百次大型活动组委会的邀请,也几乎推掉了身边所有的应酬,自己更没有娱乐休闲的时间,她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父亲身上,只希望他能陪自己久一点。



尽了全部的努力,在生与死的别离之间,任何人,总多了几分无力,在最后的日子里,黄薇一遍遍的告诉父亲,下辈子还要做她的女儿,有幸福,没有遗憾,人到老年,安详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等父亲离开,黄薇才重新回归了职场,而贯穿她人生的两份工作,本质上是相通的。



“冥冥中的注定”

1996年开始主持《夕阳红》,进入央视不过9年,就扛起了一档节目的大旗,也找准了自己的赛道。

人虽年轻,主持起老年节目却甚是游刃有余,这是让很多网友好奇的一件事,黄薇也曾对此事进行过回应。



“我把电视机前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沟通起来,总感觉到亲切”,真诚能让很多东西发生质的变化,正是因为主持了这档节目,黄薇的转型,才能比意料中更加成功。

“黄薇,你愿不愿意出演邓颖超这个角色?”



造型大师王希钟无意中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的《夕阳红》,本来只是想打发下时间,却在看到黄薇的时候瞪大了双眼,接连感慨太像了,当即给为《李知凡太太》选角而甚是发愁的导演打去电话:导演,邓颖超这个角色,我帮你找到了。



就这样联系上,不仅发掘了明珠,还亲自为黄薇化妆,穿上衣服,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声像。

台里很支持黄薇多去尝试,台长甚至亲自劝她,“黄薇,你要是真能演邓颖超,对咱们中央电视台来说,也是一大光荣”,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黄薇终于决定一试,但她的心里,始终有一份不安在,直到拍摄了《日出东方》,观众来信中夹带着一张照片,是邓颖超的,超高的相似度,终于给了黄薇底气。



转型去当了演员,却只演邓颖超这一个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黄薇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较真。

她的脑子里没有赚钱,只有怎么才能将这个角色演好,又去书店买书,市面上几乎所有关于邓颖超的资料和书籍,黄薇的家里都有,她几乎每天都要翻看,她不满足于形似,力追神似,她想通过自己的诠释,让人感受到邓颖超对革命的崇高理想,她想表现出邓颖超身上的那份力量。



荧屏之上,黄薇做到了,日常生活中,她也是个可敬的人。



“夕阳无限好”

常年与老年群体打交道,黄薇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耗时两年筹备了《乐龄唱响·全国老年合唱大赛》,有时消磨时间,可以瓦解心中的孤独,年迈却意气风发,2020年的节目,成功让银发群体,面向全社会展现了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符合社会的重视,这是好事,但执行起来,肯定是难的。

首次且独立的去做了制作人,过程中还要与上千位老人采访互动,年纪毕竟大了,身体健康要随时关注,可当最终结果呈现出来的时候,黄薇却觉得一切都值。



除却这些,有时间的时候,黄薇还会去走访偏远山区的敬老院,每次去,每次都不会空手,还会提前了解敬老院的人数,确保每个人都能领到一份食物和生活用品。



对别人的父母好,对自己的父母也是,父亲去世后,黄薇更加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每天都要打电话,为了让母亲高兴,时不时还会带着她去旅游。



好的精神面貌决定好的状态,日复一日中,黄薇也成了银发群体中的一员,但她的脸上多见的仍是笑容,做任何事,都拼尽全力,不管结果如何,对黄薇而言,都属最好,年轻或老年,于她而言,都只是人生必须经过的阶段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