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您这速度太慢了,可以开快一点吗?”
“跑您这笔单一共才10元,想提速请扫码,加20元!”说着,师傅掏出了微信收款码。
网约车付费提速,原本以为是是段子,没想到段子照进了现实。最近,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接到群众举报,乘坐网约车被司机以“付费提速”为由收取额外费用。
乘客表示,自己打了一辆网约车,上车之后司机就开始低速行驶,当乘客提出希望司机能够提高车速时,司机却表示“加快车速为有偿服务”,要求乘客额外支付20元。
接到乘客举报后,执法人员依法对司机进行立案调查,司机因为严重违反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侵害了乘客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了出租汽车行业文明服务形象,被罚款2000元并吊销证件。
为了20元赔了2000元还丢了饭碗,实在是得不偿失。对于司机的这种行为,网上是骂声一片,基本都在指责网约车司机没有职业道德,干不起就别干,这种行为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还有不少乘客说出了类似的经历,认为网约车的体验越来越差,司机就像有路怒症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就连网友都知道,司机这样加钱肯定会被投诉,平台也会有处罚,为什么司机还敢这么做?有司机称,超速了扣分,急加速急减速扣分,严重还不给单,司机只是负责安全送到目的。
还有一名自称当事司机的网友现身,说出了事情的原委。称因为自己早高峰接驾时间太长,再加上乘客一上车就要求快点开,一赌气就和乘客说加钱,一来二去杠上了,一下车就被乘客举报了。
但无论如何,恶意加价损害了乘客权益,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平台交易秩序,也触犯了平台的红线,司机被处罚理所应当。网约车观察也提醒各位师傅,干了这一行就严格按照平台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千万不要逞一时之快,罚款封号不值当。
目前,多地网约车对加价议价行为从严从重处罚,已经有一批司机被封号!
2月23日,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近日网民反映的天府国际机场网约车、出租车加价、拒载等情况,多名驾驶员存在挑客拒载、未按规定载客的违法行为,分别给予罚款、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全平台封禁等处理。
2月8日,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发布通知称,美兰机场、新海港等交通枢纽接连发生出租车、网约车议价、接单后又加价、索取红包等违规收费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为加强行业管理,执法部门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涉事网约车平台、司机从严从重处理,同时,将对涉事司机实施行业禁入,禁止其从事出租汽车(网约车)行业。
师傅们都是靠双手养家糊口,更应守住职业底线。与其冒险赚昧心钱,不如通过提升服务口碑获得平台流量倾斜。让我们共同维护行业形象,用规范服务赢得乘客尊重,这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