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山东省,尤其是山东的胶州半岛,大量人的祖籍上记载的祖先来自云南或者小云南。
例如,根据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普查结果显示,在胶县803个村中,记载来自云南或者小云南的村落为185个,占到了近1/4的比例。
胶南县1000余个自然村中,祖籍记载来自云南和小云南的移民村落数字为306个,甚至超过了1/4。
最夸张的是崂山县,在崂山县676个自然村落之中,来自云南或小云南的移民村落高达372个,甚至超过了一半。
而大部分胶州半岛的县之中,都普遍存在着来自云南或向云南的移民村落。
如果说有一家或几家的族谱记载来自云南有可能是误记或错记的话,那么,数百万人、上万个村落都不约而同的这么记载,就不可能是错了,而是事实。
而且,村民不仅对于祖籍记载的云南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当地也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例如,在山东平度市南村镇马家西埠村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山东发生了特大洪水,这个洪水直达甚至直接淹没了两没山——这座山峰一天被淹了两次。
明朝洪武年间,大洪水使得山东彻底成了荒凉之地,为了移民,官府从云南迁徙的大批百姓,他们村的祖先,就是这样被官府强行迁徙来的百姓。
传说,他们被反绑着双手,整整走了三年才来到山东。而他们的小脚趾则被官府在指甲上砍了一刀,所以,他们的小脚趾都是两半。
这个传说跟大槐树移民颇为相似,除了大洪水的传说之外。还有的说是燕王扫北——明朝永乐年间时,山东河北战乱,百姓屠杀一空,官府因此从山西、四川、云南三省移民。
其他各种说法也很多。但是不约而同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祖上是云南人,后被官府强行迁徙到山东的移民。
那么,这些族谱上记载的小云南或云南的村落,真的是从云南来的吗?
要知道,云南到山东跨越大半个中国,在明朝初期,跨越上万里移民岂不说过程的艰辛,即便强行这么做,死亡率必然是十分离谱的。
明朝真的有必要迁徙如此多的百姓从西南边陲的云南到华东地区的山东吗?
按照正常逻辑,即使山东人口稀少,也应该从山西就近迁徙才是,为什么选择性价比最低的移民方式呢?
而且,许多人的族谱中记载的迁徙时间是洪武二年,然而,洪武二年时,云南仍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根本不可能从当地移民。
然而有趣的是,有些诗书传家的大户人家,因为族谱记得更为详细,还真明确记载了他们的祖先,确实是来自如今的云南省。甚至,有些族谱记载的祖先名字,能直接与史书相对应。
所以,确实有部分山东村落,祖先来自云南。那么,这种情况是普遍现象还是少数?
经过考证之后,专家提出了多个山东云南移民的来源。
正如前文所说,有一批人确实来自云南。
比如,平定云南之后,洪武15年,朱元璋在云南设了14个卫所,这其中就包括乌撒卫。
由于部队在当地作战,不可避免地遭遇伤亡,因此,明朝大将傅友德率领的明军在平定云归地区的同时,也从当地民众中补充了兵员。
而战事结束之后,傅友德、蓝玉等人率部返回驻地,所率领的部队自然也离开云南到达各地,这其中,就有一部分人在山东驻扎,因此,这部分原属于云南土著的人,落户山东。
当然,随军从云南到达山东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族谱记载的云南,其实并不是如今的云南省,而是一个笼统的地名。
例如,有专家认为,这些山东的云南移民,应该与时期的大槐树移民是同一事件,而他们所谓的云南,是指云中之南,云中,在山西省。
这种说法赞同者很多,因为,不仅仅是时间上能对应,而且,这些是山东云南移民中广泛流传的解手、小脚趾分两半等,也与大槐树移民完全一致。
还有专家认为,所谓的云南,是指云州之南。就是说,这些人其实祖上是云中人或云州之南的人。这个逻辑上也没有问题,移民当然是就近移民,而不是跨越万里之遥。
所谓云州或云中,一般是指山西北部地区,因为,战国时期赵国将此地称之为云,汉时也曾至云中郡。
而胶州云南移民所谓的云南,指的就是此地的南部地区,因此,胶州大部分自称云南的移民,其实也是大槐树移民的一部分,祖上也是山西人。
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云南”或者“小云南”是指河南固始县,种种说法不一而足。相信随着更发达的基因技术和越来越多的专家研究,山东云南移民的来历,必将彻底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