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王熠冉 2025-02-25 14:35:01
信网2月25日讯 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拉开帷幕,至2月22日圆满结束,这40天里,交织着人们对团圆的期盼和归乡的急切。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强化统筹、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春运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团结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协同作战,全力保障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在平安、便捷、温馨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春运40天,青岛市运力充足、路网畅通、安全有序,对外运输总量918.15万人次,日均22.95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2.52%,高速公路合计驶入驶出车辆3065.75万辆次,同比2024年增长8.26%,铁路民航客运量及高速公路车流量均创历史新高。
青岛北站:免安检换乘与城市航站楼启用,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换乘地铁免安检,方便旅客快捷出行。青岛北站是青岛市的门户枢纽和“三主一辅”铁路重要客运枢纽之一,2024年日到发旅客最高达20万人,其中到达旅客最高9.3万人,是山东省内最繁忙的高铁车站之一。根据客流调查,约有60%的到达旅客选择在地下一层综合大厅换乘地铁出行。由于地铁进站需要进行安检,遇铁路客流集中到达时段,地铁安检点极易发生排队拥堵现象,尤其在春运、暑期等客流高峰时期,大包小包行李通过安检的效率较低,对乘客出行形成不便。
为解决这一难题,在2025年春运首日,青岛北站率先实施铁路出站换乘地铁单向免安检试点,轨道交通实现安检互认。此次试点工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对车站地下一层出站通廊和综合换乘大厅进行围合,形成铁路出站和地铁进站的封闭换乘区域,在各出入口分设进站安检点和单向出口,在该区域内从铁路出站的旅客若要换乘地铁 1、3、8 号线,无需再次接受安检,而外部人员想要进入该换乘区域,则必须通过安检流程,以此确保整个换乘区域的安全秩序。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免安检措施带来的成效十分显著,春运期间,以往换乘地铁可能需要花费20~30分钟,而现在仅仅需要10分钟左右,换乘时间节省约一半,大大提高了旅客出行效率,同时省去反复放、取行李的麻烦,让换乘过程更加轻松便捷,真正实现了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城市航站楼启用,空铁联运服务再升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省内规模最大、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作为中国首批实现航空、高铁、地铁、道路交通垂直零换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网络,打造中国航空与高铁、地铁旅客联程运输的创新样板。1月14日,春运首日,青岛机场城市航站楼换乘服务中心启用暨春运产品推介会在青岛北站盛大举行,这标志着青岛北站城市航站楼换乘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新启用的青岛北站城市航站楼,功能十分丰富。旅客在这里可以轻松办理机场值机、航空购票、航班查询等基础业务,还能享受咨询服务、商务休息、行李存放的贴心服务,甚至可以了解和购买文旅产品。对于有出行需求的旅客来说,一站式解决了多项出行相关问题。随着后续的发展,城市航站楼还计划逐步升级拓展行李预安检、行李托运、巴士运输、地铁运输、物流快件运输等延伸业务,致力于打造到车站即到机场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届时,旅客从青岛北站出发,便能如同在机场一般,完成从值机到行李托运等一系列流程,极大地缩短了出行时间,提升出行体验。
青岛北站城市航站楼的启用,以及铁路换乘地铁免安检试点的实施,是青岛市交通运输部门深入落实2025年中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强化交通运输跨方式协同、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具体实践。今后,青岛市相关部门、单位将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充分检验当前措施效果,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运营服务,提升综合枢纽运输服务水平。
自驾出行成为主流:精细化服务,让自驾出行更畅通
“金标维修”电召即达,有求必应、及时高效。大年初二,天刚擦亮,“金标维修”志愿服务队的电话88669955就响了起来,“请问你们能帮助我联系到修车师傅吗?我的车发动不起来了,就近的修理厂都放假了,哪儿也去不了了。”接到外地游客张先生的紧急诉求后,“金标维修”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响应,对车辆状况进行初步确认后,立即安排专业汽修师傅到达抢修现场,经排查诊断,车辆为电池故障,经现场维修,顺利解除车辆故障。从拨打88669955,到故障解除,前后不到1小时,“要不是有你们,这天寒地冻的,我该怎么办呀!”这样暖心的事例在春节假期接连上演,“金标维修”志愿服务队以高效、省心、放心的处理方式在新春伊始温暖了广大车主。
为保障春运期间青岛市道路运输的安全与顺畅,在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联合青岛市汽车行业联合会成立了“金标维修”志愿服务队。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推动志愿服务队开启“平安春运、快捷春运、温馨春运”护航之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应急维修服务。截至目前,“金标维修”志愿服务队已吸纳涵盖新能源汽修、重型车辆维修等维修企业近30家,志愿抢修人员100余人、应急保障车辆30余台。春运期间,组织专业汽修师傅坚守岗位,备足维修设备、通用配件、救援车辆,通过服务热线一呼即达,24小时及时响应,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汽修服务。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金标维修”志愿服务队共接到车主求助电话百余起,现场抢修77次,抢修成功率100%,“金标维修”有求必应、及时高效,全力照亮人民群众满意的温暖团圆路。在志愿服务方面,共青团青岛市委深度开展“暖冬行动”春运青年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883人,累计服务时长13760小时。
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擦亮“山高·行”品牌
1月31日上午,G22青兰高速K66-K70济南方向缓行约4公里,公司及时启动借道行驶,联合交警在徐村立交枢纽处进行交通疏导,有效缓解G22主线通行压力。春运期间,共启用借道行驶7次,缩短拥堵时长4小时,辖区各高速公路未发生长时间拥堵,运营平稳有序。
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以“山高·行畅安舒享,情暖归途”为主题,以“抓安全、保畅通、优服务、树品牌”为导向,精心部署、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切实为人民群众平安便捷出行和交通物流高效顺畅提供“硬保障”。
提前研判春节期间路网运行态势及车流量变化趋势,落实“一站一策”“一堵点一方案”分级疏导保畅机制,1月28日00:00至2月4日24:00,公司所辖高速公路车流量高位运行,出入口通行车辆247.74万车次,日均30.97万车次,同比增长7.03%;其中青岛西站、黄岛东站、海湾大桥站车流量较大,单站日最大交通量突破6万辆。公司依托路网大脑平台、视频监测平台及事件检测系统,建立“AI事件监测+人工不间断轮巡”机制,春运期间,主动发现道路突发事件170起,联合高速交警设置联合办公点4处、快处快赔点11处,开展事件“快处快赔”27起,对“人未伤车能动”的轻微事故,“先通后清”,处置事故车2~4分钟内驶离事故发生地,到就近路警联合大厅处理,快速恢复道路通行,有效避免次生事故发生。在收费站设立便民服务点29处,随时持续供应热水、药品等便民物资,为过往司乘提供道路咨询、轮胎更换等便民服务16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山高·行”品牌。
青岛高速:服务区全面升级,温暖春运回家路
创新升级到位。黄岛服务区南距日照服务区75公里、北距胶州服务区55公里、西距日东莒县服务区140公里,是南方沿海地区及西南诸省进入青岛后的第一个服务区,也是青岛高速集团车流量最大的一个服务区。为最大限度提升充电效率和美好出行体验,黄岛服务区配备4台高功率充电设施,支持120千瓦及以上快充,充电效率大幅提升。此外,创新增设“电动汽车应急充电舱”,在服务区人流密集、充电设备紧张的高峰时段,应急充电舱可灵活移动至对侧服务区,有效缓解充电压力,最大限度满足新能源车主在高峰时段的出行充电需求。
暖心服务到位。青岛高速集团所辖各服务区持续拓展便民服务,设立志愿服务台,免费提供交通路线、旅游咨询、应急药品、手机充电等常规服务外,还开展了一系列新春主题活动。“新春送福”活动邀请书法家现场为司乘书写春联和“福”字;除夕夜,服务区还为司乘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传递好客山东精神;春运期间的“乐购年货大集”活动同样热闹非凡,展销50余种齐鲁特色年货及老字号商品、“年货大礼包”,方便旅客选购,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公共交通保障有力:衔接更高效,出行更便捷
公交运力科学调配。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所属各公交运营单位细分节前、节中及节后客流出行需求,科学调整线路班次运行计划,加大重点线路、重点时段运力投放,方便市民乘客出行出游。2025年萝卜·元宵·糖球会海云庵会场活动保障期间,集团涉及保障的21条公交线路日均客运量累计为27.37万人次,环比日均运量增长7.03万人次。各公交运营单位紧盯线路运行情况,对途经的1路、609路等21条公交线路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和运行监控合理调配车辆组织运营生产,积极通过现场调度和车载短信指挥提醒驾驶员及时进站。安排400余名志愿者在周边11处站台维护乘车秩序,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路况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叮嘱,车内车外保证乘客们的出行安全。
地铁串联重要枢纽,公铁水航无缝衔接。青岛地铁今年首次在春运开展延时运营,1、3、8号线延长运营时间,全日线网运营时间达到19小时18分,较日常增加1小时22分,延时后,与地铁衔接的6座火车站、胶东国际机场,其中4座火车站到发列次可全覆盖,青岛站、青岛北站较延时前增加覆盖11列次,胶东机场增加覆盖9架次,与国铁、机场的衔接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88%,达历年春运新高,延时期间,累计增加服务11万名乘客。
地铁“绿波畅达”服务举措再升级,在前期“绿波驿站”“绿波通道”及“绿波拾遗快递”等服务的基础上新增“绿波带路卡”适老化服务举措,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青岛地铁通过国际邮轮港、轮渡与水路运输衔接,首次实现了海陆空各类交通方式的全覆盖,串起胶东国际机场与国际邮轮港两大国际化交通门户。
科技赋能与全程监管 铺就平安出行放心路
科技赋能监管,智慧春运的青岛实践。车辆动态监控是维护道路运输安全、降低安全生产事故、消除安全隐患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动态监控平台可对超速、疲劳驾驶和接打电话,吸烟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实时记录和处置,为“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春运期间,青岛市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抽查“两客一危”车辆10732辆,发现疑似问题车辆265辆,疑似问题车辆均已通报相关单位核查处理,推送预警信息3400余条,动态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道路运输安全保障能力。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积极推进动态监控“两级一监测”平台升级改造,革新安全监管人海战术模式,实现全天候数据智能采集、实时分析,化人防为智防,实现青岛市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多维化、智能化、实时化。
全程持续督导检查,严格执法护航。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突出专项行动、场站枢纽、关键节点,坚持定点执法、流动检查、视频巡查相结合,共出动执法人员970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40余起。将暖心服务融入执法细节,在海上客船“新春首航”“春节夜航”期间,开展执法护航服务,全力提升海上旅游客运体验;在青岛站和青岛北站,为旅客寻找失物、答疑指路;在青岛长途汽车站,耐心帮助乘客找回丢失的行李,暖心服务获得群众称赞;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过往司乘宣传安全行车注意事项,送上新春祝福。
交警部门共投入警力70140余人次,出动警车21478辆次,启动11处执法服务站,设置临时执勤点4012处、固定执勤点位112处,最大限度把警力摆到路面,严查严管各类突出交通违法。与气象、交通等部门密切联动,坚持每日“一会商、两调度”,动态监测路况、天气等情况,摸排管控大流量、事故多发、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81处,细化完善应急预案23项,精准落实疏导管控措施。(李琳 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