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梁晓洁
截至2月24日,《哪吒2之魔童闹海》票房已近140亿,位列全球影史票房前十——优秀传统文化正回归现代生活的“中心场域”。
“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这一现象级“文化符号”的背后,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所散发的时代之光。
中华文明从何而起?黄帝,是公认的奠基者。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就是中华儿女祭拜黄帝的日子。2月24日,距离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还有35天,作为供奉用酒的仰韶彩陶坊,在河南郑州举行了灌装仪式。
这是仰韶彩陶坊作为供奉用酒的第十二个年头。
█ 为什么是仰韶彩陶坊?
供奉用酒,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河南省黄帝故里基金会理事长白东升认为,供奉用酒彰显着对祖先的敬意表达,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白东升
连续12年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供奉用酒,对仰韶彩陶坊而言,是荣耀,更是责任与传承。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表示,这是中国白酒的文化价值,与时代共鸣、在市场转化、向消费者表达的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样本。
▎秦书尧
1921年,考古界在河南渑池揭开了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的面纱,同时也触摸到了中华酒文化的源头。自此,仰韶成为了中国白酒文化高地上的一面旗帜。
新时代的仰韶人,以器载道,开创九粮四陶工艺,酿出了“一口四香”的陶融香型白酒,打造了以小口尖底瓶为符号的仰韶彩陶坊系列,并以此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文化体系,通过一系列文化IP活动,对品牌传承进行着历史文化的活态表达。
▎王高潮
在河南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王高潮看来,这是从“文化符号”到“文化共鸣”的跨越。
▎侯建光
仰韶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表示,仰韶彩陶坊酒已是仰韶文明的使者、中原大地的荣光、中国白酒的名片。
█ 连续12年的“底气”
仰韶彩陶坊何以能够连续12年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供奉用酒呢?
还是要从仰韶文化谈起。
豫酒文化大师郑泰森认为,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空间最广、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化,河南所在的中原地区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区,而黄帝则是仰韶文化的集大成者。
作为一种源头文化,黄帝文化内含开拓创新、以民为本、崇德弘道、勤劳节俭、协和天下的精神,强调开放、融合、创新、大同、和谐。
仰韶彩陶坊,恰是上述精神的一种诠释。
文化上,同根同源。仰韶彩陶坊选择了仰韶先民太阳崇拜的图腾彩陶为载体,将古老文明融入现代白酒,承载着黄帝文化“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核。
品质上,融合创新。仰韶彩陶坊独创的陶融香工艺,便是在融合多香型酿造工艺创新而成,并将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口感风味。
品牌上,擎旗奋进。仰韶彩陶坊以文化赋能品牌,擎起了“中国高端文化白酒”的旗帜,通过自有IP的打造、携手文化活动等举措,将品牌价值与中华文明进行深度融合,不断地提升品牌高度、推动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播。
█ 仰韶彩陶坊,走向更远
秦书尧认为,民族文化觉醒的时代,白酒作为“流动的文明”,承载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连续12年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供奉用酒的仰韶彩陶坊,便是典型样本。这不仅彰显了仰韶彩陶坊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品质,也向世界展示了豫酒魅力。
过去的一年里,仰韶彩陶坊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加速走向全国。
据了解,仰韶酒业以“同心河南 一线两角”为战略指引,已经“花”开陕西、湖北、山东、上海、广东、新疆等地,与各地各地优质经销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同时,还走向世界,出口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全球15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蛇年春节期间,仰韶彩陶坊以“非遗年·中国味”为主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对传统文化、仰韶文化进行了活态呈现。其中,仰韶酒业打造的微电影《戏不能停》,更是将“文化传承”阐释得淋漓尽致。
此次再度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供奉用酒,仰韶彩陶坊无疑进一步巩固了树立在消费者心中“文化白酒”的品牌形象。
业界有理由相信,仰韶彩陶坊将以此独特优势走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