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央企开发商也开始出现亏损。

包括作为首批16家央企开发商之一电建地产,2023年时,电建地产就开始由盈转亏,到了2024年情况也并未好转。

2024年上半年电建地产营收仅为44.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约6.5亿元

虽然电建地产2024年全年的成绩还没公布,但想来应该不会太好看。

1月22日,电建地产在雄安新区召开了2025年工作会议。

董事长王海波在谈到对2025年的工作谋划时,其中有提到一点:树立 “过穷日子”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三项费用”管控。

从曾经的“过紧日子”到如今“过穷日子”,背后是电建地产正面临着业绩压力。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电建地产到底怎么了?

1

业绩崩盘,千亿梦碎

回顾电建地产最近几年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目标:行业前30,央企地产前5

虽说在市场上存在感不是很高,但电建地产野心不小。

2015年的时候,诞生了十周年的电建地产就曾放出豪言壮语:要在2020年销售额进入行业30强,央企地产里要排前5。

之后几年,电建地产的销售数据一路提升,从2015年到2019年销售额分别为202亿、316亿、365亿、404亿、441亿。

与此同时,电建地产的排名反而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到2019年的排名为49位、47位、55位、66位、70位。

到了该检验成绩的2020年,电建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为657.5亿元,排在榜单第61位

不仅目标一个都没达成,排名比5年前的位置还要更靠后。

冲刺:推进千亿进程

意识到不能只一味的追求排名,在2018年时,电建地产又立了个新目标——冲击千亿,这次没有规定具体的完成时间。

之后几年电建地产的战略主要围绕推进千亿进程,特别是2020年,还提出要“打造千亿能力,助力千亿目标实现”。



从这时起,曾经相对保守谨慎的电建地产做了很多破局调整。

2021年,电建地产全口径销售额达到了875.7亿,离千亿目标近在咫尺。

这要是成功了,就又是一匹千亿黑马诞生。

跌重:要“过紧日子”

就在大家以为电建地产要继续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电建地产的业绩却开始走下滑线。

到了2024年,电建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仅为394.9亿,离目标越来越远,千亿计划就此搁浅。



2023年电建地产的营收为173.66亿元,同比下降了54.03%;利润也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为-6.7亿元

而到了2024上半年,电建地产的营业收入仅为44.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约为-6.5亿元,亏损同比继续扩大。



面对这种情况,在2024年上半年的工作会议上,电建地产提出:要坚持“过紧日子”,全方位加强成本管控。

如今的2025年上半年的工作会议,电建地产直接从“过紧日子”到“过穷日子”,可见过去一年形势依然严峻。

2

破局失利,困境难解

为了达成千亿目标,电建地产做了很多战略布局,但千亿的目标还没实现,盲目扩张的弊端反而开始显现。

与南国置业重组失败,“联姻”成拖累

早在2014年,电建地产就通过控股上市公司南国置业,尝试向商业地产、文旅地产、产业地产等多元化业务转型。

2020年6月,电建地产宣布南国置业将吸收合并电建地产,试图通过“反向收购”让电建地产实现曲线上市,推进千亿进程。

然而重组方案最终还是没能成功,2021年9月,双方宣布交易终止。

双方的“联姻”并没有达成一个好的效果,反而还拖累了电建地产的业绩。

目前,南国置业是电建地产旗下上市公司,主要负责电建地产的商业地产业务板块。

1月25日,南国置业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称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度期末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可能为负值。

南国置业2024年营收收入预计为26亿元至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4亿元至19.5亿元,这将是南国置业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亏损。



布局失误,项目去化成

电建地产曾经豪掷大手笔拿地,项目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或者核心城市的郊区,现在这些项目正面临着去化压力。

比如电建在北京门头沟的鸿瑞西峰项目,据说拿地三年在首次开盘时,只卖出1套。

项目因为地质板块原因会有山体滑坡隐患,而且不仅地段偏远,还处于陵园旁。



还有的项目为了快速回款,只能大面积降价,这又会引发老业主维权。

比如武汉电建泷悦长安项目多次降价,前期业主因此不满,甚至出现了业主怒砸售楼部的情况。



口碑玩砸,电建地产成维权常客

除了市场环境不好,去化成难题之外,电建地产自己的项目维权也是层出不穷。

2020年,深圳光明电建洺悦府业主投诉项目存在外立面与前期多处广告所宣传的玻璃幕墙+铝板配置不符合等问题。

2021年7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开出一张行政处罚书,对电建地产罚款20万。



济南电建洺悦府因承诺的“私属电梯前厅”变消防厅引起业主不满,此外还有业主因设计缺陷、施工质量等问题怒写几千字的《关于济南电建洺悦府项目问题整改事宜的反馈》。





电建地产在重庆开发的电建洺悦府,曾有媒体报道称出现了“楼裂”的情况,业主对安全问题感到担忧。



虽说电建地产已经对部分问题进行了整改,但维权的频率过高,电建地产的项目几乎成了“维权打卡地”。

如今维权频发,部分项目甚至陷入“卖一套亏一套”的窘境,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3

高层换血,由盈转亏

在人事方面,电建地产也对掌舵手进行了调整。

2021年11月,电建地产董事长由夏进变更为王海波。

2022年5月,电建地产的总经理也被换掉,李端取代薛志勇成为电建地产的总经理,至此电建地产两位主要领导人都调整结束。

2022年是王海波和李端共同掌舵的第一个财年,电建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达到了685.1亿元,排在第25位,实现了曾经想要进入行业前三十的目标。

虽然销售同比有所下滑,但整体表现还算稳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实现了双增长。

到了第二个财年,2023年电建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直接跌到452.2亿,营收直接腰斩,开始由盈转亏,到了2024年上半年依然是亏损状态。

除了这两位高层,电建地产各地区的负责人中大多都是在电建体系多年的老人。

原本就缺乏市场化、标准化的电建地产,没有外部的新鲜血液,公司内部运营管控能力又跟不上,市场变化一来,就露馅了。

在1月22日的工作会议上,电建地产总经理李端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部署。

李端提出,2025 年要紧扣 “品牌建设年”主题,重点从“转”“干”“优” 三个方面发力。

“转”:加快步伐,全面开拓轻资产第二曲线;

“干”:各级管理团队明确目标,以高效执行力确保各项经营任务顺利完成;

“优”:持续提升产品力、成本力、交付力和服务力,全方位支撑品牌力建设工作。

电建地产未来的发展,管理层大概又有了新方向。

关于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