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属于商业地产中比较特殊的物业类型,它虽然不像商铺、门面那样,占据很大的资金体量,但写字楼的持有成本也并不低。
写字楼之所以呈现出如今这种市场行情,主要是由于以下这几个方面因素导致的:
1、平台经济兴起,业态不再过度依赖固定地点办公模式
现在的平台经济,包括字节系(抖音、头条)、阿里系(淘宝、天猫)、美团系、京东系、滴滴系等,无论是自媒体信息流,还是电子商务,或者生活服务,大多都是通过“平台+个体”的模式运行的。
个体和平台的结合,都是通过互联网app流程进行,一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能实现价值变现和输出,因此,许多业态不再需要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甚至都不再需要一个公司类似的组织实体。
因此,传统的租用写字楼作为办公地点的模式,往往只适用于线下体验式的消费场景,比如酒店、餐饮(堂食)、娱乐、影院、足浴按摩等行业。
如果个别写字楼的使用用途有所限制,例如,不能经营酒店、餐饮等行业,只能用于办公,那么这类写字楼的租售行情,就只会更加雪上加霜。
2、写字楼作为商业地产,持有成本高,流转率低
写字楼在售价上,虽然不如商铺、门面那么贵,单位面积的租金绝对值也不如商铺、门面,但是持有成本却丝毫不亚于其他类型的商业地产。
写字楼不管租不租得出去,每个月都要上缴的费用,包括物业费、公摊水电等,都是固定的开支,而且标准要比住宅高出不少,因此,一旦空置期太长,而面积又大,那就是一个不断吞噬现金流的黑洞。
而且,在二手房市场上,写字楼的成交率并没有比商铺门面好多少。
由于属于商业地产,税费等交易成本是比较高的,有的地方二手商业地产银行只能贷50%,也就是必须首付5成,有的地方的银行,根本都不支持商业地产贷款,也就是只能买家自己全款购买。
因此,写字楼的持有成本高,加上后续的流转率低,就让许多真正想买二手写字楼的买家,望而却步了。
而那些手中持有写字楼资产,又面临较长空置期、回报周期太长的业主,低价亏本转让写字楼,就不足为怪了。
3、房地产投资需求热度下滑
随着住宅市场的投资热度降温,常常被作为楼盘、小区商业配套的写字楼物业,也变得没那么受欢迎了。
过去,一个小区只要去库存卖得快,那么与之配套的无论是门面、商铺还是写字楼等商业地产,很快也会被一扫而空,因为未来小区一旦有了入住率,就会成为这些商业地产的客流来源,租金回报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但是,如今房地产投资前景让许多人踟蹰不前,一些住宅小区的去库存效果并不明显,销量大打折扣,尾盘甚至拖着都还没有清盘,有的都卖成现房了还没清盘。
连住宅市场都如此,更不要提商业地产了,除非大幅度降价打折,否则很多项目也是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