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真没说错。换在一年之前,有谁能想到,美国居然会摇身一变,从最坚定的“乌克兰支持者”变成“对基辅发出最后通牒”的国家?
事实表明,特朗普用于对待欧盟、乌克兰还有俄罗斯的战术,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一开始,特朗普释放的信号是不准备让欧洲上谈判桌,然而,随着英法德意等国召开“援乌”会议,特朗普变脸了。当下,美国已同意支持欧洲还有基辅参与谈判。
对待乌克兰,特朗普的选择是“一边威胁一边拉拢”。
一方面,特朗普对泽连斯基抛出了橄榄枝,那就是只要乌克兰愿意用稀土矿等矿产作为交换,美国就可以继续军援基辅。另一方面,在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不支持美国向乌克兰派兵、不允许乌克兰重新拥有核武器等问题上,白宫的态度非常强硬。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俄军从库尔斯克方向攻入苏梅州、前线乌军承受压力、美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情况下,泽连斯基终究还是妥协了。
关于俄乌冲突,至少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特朗普怒不可遏,基辅认怂了。特朗普提名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已抵达基辅,并在20日与泽连斯基举行了会谈。就战场局势、归还战俘以及安全保障等问题,两国展开了具体讨论。
随后,泽连斯基给出了特朗普想要的承诺。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与美国总统就投资与安全问题达成协议。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20日表示,泽连斯基已向他保证,乌克兰将签署一份价值5000亿美元的协议,以移交乌克兰矿产开发权。
当然,截至目前,泽连斯基还没有签署这一协议。
那么问题来了:距离贝森特访问乌克兰才过去几天,泽连斯基的态度就从“拒绝妥协,绝不屈服”,变成了向美国递交投名状。美国刚发出最后通牒,不到24小时,基辅就让步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泽连斯基为什么要这么做?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俄军占据主动与优势、欧洲分歧不断的情况下,乌克兰根本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泽连斯基至少要解决3个麻烦。
一,如何阻止俄军持续推进。特朗普认为,俄罗斯拥有优势,因为俄罗斯占领了很多领土。
根据俄军上将谢尔盖的表态,俄军已控制顿涅茨克、扎波罗热与赫尔松大约75%的土地,卢甘斯克只剩下不到1%的领土还没有被控制。在库尔斯克方向,乌军损失惨重,俄军占据着绝对的主动。乌军控制的库尔斯克领土,已被俄军夺回了约64%。
俄罗斯国防部透露,在过去6个多月的时间,库尔斯克乌军损失了6.2万多人以及约5600件武器装备。
当然,所谓的乌东四州还有库尔斯克战况,都是俄罗斯的一面之词,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但从结果来看,乌军力不从心,的确是不争事实。
泽连斯基在2月19日透露,乌军总司令告诉他,有8枚俄罗斯导弹正在天上飞,但乌克兰已没有能拦截俄罗斯导弹的导弹了。
在乌军全线告急的情况下,为了阻止俄军扩大优势,泽连斯基不得不寻求来自美国的援助。
二,怎样拉拢美国。这段时间,特朗普接连谴责了泽连斯基,还威胁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乌克兰将不复存在”。特朗普认为,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价值3500亿美元的援助,基辅是时候投桃报李了。
对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乌克兰碰一鼻子灰,泽连斯基拒绝签署稀土矿互换协议”这件事,特朗普怒不可遏。
特朗普在2月19日表示,他将再次开启稀土矿产协议,否则事态发展将不会让泽连斯基太高兴。
特朗普认为,贝森特不远万里前往乌克兰,结果却空手而归了,这不可接受。
特朗普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那就是“要么泽连斯基对美国屈服,以换取美国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要么美国就换一个更听话的乌克兰总统,然后与美国签署协议,以实现白宫的目标。
特朗普是否有让人取代泽连斯基的能力,暂时不得而知。但从美国众议院长约翰逊威胁基辅、美国财长贝森特暗示或将调整对俄制裁不难看出,特朗普铁了心要迫使泽连斯基让步。
泽连斯基确实很无奈。在泽连斯基看来,美国最多也就给基辅提供了千亿美元的援助,现在却要基辅拿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矿去交换,且提出的协议还没有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然而,从实际行动来看,看清现实的泽连斯基,似乎要妥协了。不出意外的话,特朗普也会适当让步,比如修改互换协议。
特朗普最擅长的,就是“走三步退一步”,以极限施压的方式去敲打别国,包括美国盟友。
三,努力说服英国与欧盟。在特朗普一心想要结束战争,且美国有意牺牲乌克兰利益的情况下,泽连斯基只能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欧洲身上。
不确定因素在于:一盘散沙的欧盟,这次是否愿意为了基辅挺身而出?
暂时还不好说。从结果来看,泽连斯基又要心碎了。
第二件事,英法德也认怂了。很快,英国首相与法国总统就会前往美国,主要目的是为了与特朗普讨论如何结束俄乌冲突。
俄罗斯已表明态度,那就是不支持任何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派兵。俄罗斯认为,所有出现在乌克兰的北约军队,都可以成为俄军的攻击目标。
在美国拒绝出兵乌克兰且俄罗斯拒绝让步的情况下,英法的态度又变了。
马克龙表示,法国不准备向乌克兰出动地面部队,只要时间合适,他将与普京对话。
曾表示“如果有必要,英国准备向乌克兰派兵”的英国,也变脸了。英国的态度是这样的:英国考虑与其他欧洲国家一起派兵,前提是得到美国支持。
英国的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如果欧洲只让英国单独派兵,且美国不提供任何支持,英国就要三思而后行。
德国更是直接选择了说“不”。朔尔茨明确表示,反对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让维和部队前往乌克兰。
就这样,对欧洲寄予厚望、要求美欧出动至少20万维和部队的泽连斯基,又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第三件事,普京已确定访华日期。在美国与欧盟出现分歧、特朗普与普京或将举行会晤之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宣布,普京将在8月底至9月初访华,参加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普京很清楚,在世界局势变数不断、美国随时都有可能变脸的情况下,美俄关系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退一步说,即便特朗普愿意对俄罗斯抛出橄榄枝,再过四年,白宫之主也有可能变成第二个拜登。
俄罗斯曾认为,俄罗斯不认为美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会因为特朗普上台而发生根本改变。
还有就是,美国仍未解除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如果俄罗斯拒绝对美国让步,局势还有可能会继续反转。
世事如棋局,多的是出人意料的变数与闹剧,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特朗普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不妨耐心等待后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