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月18日,美俄代表团在沙特举行会谈以来,俄乌局势、美乌关系以及整个西方内部局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乌克兰与欧洲依旧“被迫缺席”美俄之间的对话和谈判,无法坐上谈判桌,就意味着将失去主动权,甚至可能出现在“菜单之上”、被端上餐桌。

另一方面,俄乌和谈还没开始,美国已经率先向乌克兰要“好处”了,即:美国盯上了乌克兰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资源,准备在和谈之前将其拿到手。


20日,特朗普提名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访问了基辅,并与泽连斯基进行了会谈。

会谈结束后,乌克兰表示,应美方要求,双方将取消联合记者会。

不过,事后泽连斯基发文称,乌克兰已经准备好了与美国就投资和安全问题达成一项“强有力且真正有用的协议”。

至于协议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外界尚不清楚。

但从泽连斯基的表态来看,美国已经将“稀土矿产资源换援助”一事与乌克兰的安全问题“捆绑”在一起了,乌克兰要想获得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就将付出代价,而代价可能就是乌克兰一半的矿产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凯洛格与泽连斯基会晤前一天,特朗普公开抨击了泽连斯基,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泽连斯基“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乌克兰将不复存在。而在这之前,泽连斯基拒绝了美国提出的“矿产换援助”协议。


也就是说,在美乌双方大打“口水仗”,关系愈发紧张之际,不到24小时,泽连斯基的态度就发生了显著转变。这背后,除了美国的施压起到效果之外,估计特朗普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但不论如何,特朗普对于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已经是“势在必得”了,区别就在于,最后拿到手的是50%,还是40%。

并且,在看到美国从俄乌局势中“攫取巨额利益”后,英法德等国将很难不心动,也曾大力援乌的欧洲,很可能也加入到“瓜分”乌克兰的行列之中。

届时,乌克兰很可能有被“摆上餐桌”的风险。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紧张局势又传来了3个新动向。


动向一,马克龙动作迅速,法国准备从俄乌局势中“分一杯羹”。

继日前召开19国领导人峰会、商讨对俄乌局势的应对之策后,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公开发声,称美俄就俄乌问题展开的谈判“关系到法国的利益和安全”,巴黎不会对此无动于衷,将参与俄乌和谈进程。

马克龙还强调,俄乌局势正在给法国和欧洲带来安全风险,而法国必须加强国防和安全,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保护法国和欧洲。

很显然,法国准备从俄乌局势中“攫取利益”的想法已经溢于言表了,所谓的“美俄谈判波及法国利益和安全”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并且,马克龙还表示,他将在下周访问美国,与特朗普就俄乌局势展开对话,而在访美之前,马克龙还与泽连斯基进行了对话。

更要注意,与马克龙一样,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准备在下周访问美国。


也就是说,在美俄开始谈判后,英法两国都迅速采取了行动,并摆开了执意介入俄乌和谈进程的架势,此次马克龙与斯塔默先后访美,没准就是为了与特朗普商量,如何让英法两国也从中获利。而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无疑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动向二,英法等国态度转变,北约也开始“变脸”了。

21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公开表示,他对特朗普提出的俄乌和谈倡议持“乐观态度”,尽管俄乌和谈进程现在正处于早期阶段。

吕特还表示,由于特朗普并不反对欧洲向乌克兰部署军队以确保俄乌长久停火,北约也不排除未来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

言下之意,在俄乌问题上,北约的选择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特朗普提出的和平倡议,北约支持,而特朗普并不反对的欧洲出兵乌克兰一事,北约也不反对。

而在这之前,北约一直的态度是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对抗,并主张继续向乌提供军援。但如今,随着特朗普上台,北约也开始“变脸”了,可见美国作为北约主导国,的确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但问题在于,特朗普曾明确表示,虽然不反对欧洲在乌部署维和部队,但美国不会向乌派遣一兵一卒。因此,若北约执意出兵乌克兰,那很可能将独自面对俄罗斯的怒火。

毕竟,在英国提出向乌派遣维和部队之后,俄方曾明确划下红霞——绝不接受北约军队以任何形式在乌存在。

因此,在没有美国的支持下,北约和英法德等国还会不会出兵乌克兰,目前还有待商榷。


动向三,美俄开始合作了,并将恢复所有对话。

21日,特朗普表示,他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曾与普京在无核化问题上顺利进行互动,并相信未来与普京在核裁军方面的合作将会取得成功。

20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已经与美国就恢复所有方面的对话达成了一致,目前正在为启动全面对话做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上台仅一个多月,而在这之前,拜登政府与俄罗斯的对话几乎全部中断,如今时隔一个月,美俄便准备重启全面对话,并准备在核军控问题和俄乌问题上进行合作,局势转变之快,的确让人意外。

当然了,美俄之间合作与对话,也引发了欧洲方面的强烈不满以及乌克兰方面的抗议,这将加剧西方内部的分歧与裂痕。


不过,正如英法首脑准备访美见特朗普一样,欧洲若继续秉持之前的态度和立场,将“对俄制裁、施压”当作西方的“政治正确”,那很可能会与当前局势的发展相悖,甚至可能也面临出现在“菜单”上的风险。

可见,当前俄乌局势、美俄关系以及西方阵营的发展都在迎来新的变数,接下来,且看各方会如何出招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