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2月24日,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三周年之际,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由美国起草的决议。
该决议在其中15个成员中获得了10票支持,重要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均投出了赞成票。
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的案文极为简短:“哀悼整个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冲突期间的悲惨生命损失,重申《联合国宪章》所表达的联合国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进一步敦促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之间达成持久和平。”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由美国起草的决议
欧洲及俄罗斯曾五次试图易稿
会议一开始,英法代表欧洲成员国就打出了美国提案未得到充分磋商的旗号,要求将决议草案表决推迟到周二下午进行。经过表决,这一提议未获通过。
但这只是拉扯的开始。
图为投票现场
英法等欧洲成员针对美国的决议草案提出了三个修正案,要求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冲突”改为“俄罗斯全面侵略”,序言部分插入“重申对乌克兰在其国际公认边界、包括其领水内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承诺”;执行部分段落中,将“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之间实现持久和平”等字改为“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之间按照《联合国宪章》以及各国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实现公正、持久、全面的和平”。
俄罗斯在安理会针对美国提出的案文同样提出两项修正案,希望加入“解决其根源问题”的文字以及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冲突”改为“围绕乌克兰的冲突”,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改为“乌克兰境内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的叙述。
然而,审议中的所有修正案全部被否决。
最终,美国原案毫发无损,原文通过。
俄代表:把这场冲突解读成双边对抗是一种很方便的世界观
在会议中,俄罗斯常驻代表表示:“我们不能同意将这场冲突解读为纯粹的双边对抗,因为事实早已清楚,基辅政权得到了西方、主要是欧洲的支持。对他们来说,将其描绘成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是一种方便的世界观,他们可以轻松地躲在其背后。否则,他们将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乌克兰冲突的起因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俄罗斯常驻代表发言
英国代表则表示“安理会必须清楚战争的起因”,法国代表表示“没有乌克兰或欧洲参与的冲突解决方案是不可持续的。”
在这项决议通过后,美国代表表示:“这项决议使我们走上了和平之路。这是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都应该为此感到自豪。现在我们必须利用它为乌克兰、俄罗斯和国际社会建设一个和平的未来。”
中方代表表示:“尽管各方立场不尽一致,但对话总比对抗好,和谈总比打仗好。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支持美、俄两国达成的关于启动和谈的共识,期待各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的进程中来,找到照顾彼此关切、公正、持久的解决方案,达成有约束力、所有当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协议。战事发生在欧洲大地,欧洲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共同解决危机的根源性问题,找到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框架,实现欧洲大陆的长治久安。”
最新进展:俄乌各开出停战条件
据法新社2月24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4日表示,如果关于俄美总统结束战争倡议的谈判能获得成果,俄罗斯就将停止在乌克兰的战斗。
俄罗斯方面要求:乌克兰军队投降,基辅完全或部分地让出五个地区;乌克兰宣布不再加入北约,并且有一个主张“去纳粹”的新政权。
同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召开的“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全会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声明,表示希望在2025年结束俄乌冲突,而不是3年后。
泽连斯基当天在会议上表示,乌克兰愿意在“全部交换”的基础上与俄罗斯交换被扣押人员,俄方需释放自2014年至2022年间被关押的乌克兰人。他指出,冲突的结束可以从恢复信任开始,交换被扣押人员可以成为恢复信任关系的一个步骤。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
大众新闻编辑 王嘉一 整合 策划 李萌博 张晨
延伸阅读
从默默观望,到敢怒不敢言,再到现在,有一种感觉,欧洲开始和美国对着干了,动静还挺大。
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3周年,特朗普仍旧在批评泽连斯基,仍旧施压乌克兰签署稀土协议,大批欧洲领导人则齐聚基辅,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
我看了一下,浩浩荡荡,人还真不少。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拉脱维亚总统林克维茨、
立陶宛总统纳塞达、
爱沙尼亚总理米哈尔、
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
冰岛总理弗罗斯塔多蒂尔、
挪威首相斯托雷、
芬兰总统斯图布、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
哦,还有来自北美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看图片和视频,泽连斯基热泪盈眶,盼星星盼月亮,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终于盼来这么多支持者。
每个人话都说到泽连斯基心坎上了。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 " 我们今天来到基辅,是因为乌克兰属于欧洲。在这场生存之战中,不仅乌克兰的命运岌岌可危,欧洲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欧洲不是美国,欧洲依旧力挺乌克兰。
大批欧洲领导人齐聚基辅
伴随他们到来的,还有新的支持。
英国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英国称这是冲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揽子制裁措施。
欧盟宣布,下个月将向乌克兰提供一笔新的35亿欧元援助资金,并对俄罗斯实施第16轮制裁。
加拿大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新装甲车,从冻结俄罗斯资产中拨付50亿美元,以及其他赠款。
欧洲一哥马克龙,怎么没来?
马克龙去了白宫。
看了一下,欧洲领导人,大致兵分两路,一路亲自去乌克兰,挺泽连斯基;另一路去白宫,敦促特朗普不要抛弃乌克兰。
马克龙访美与特朗普会晤
很有意思的一幕,这一天,还召开了西方七国视频峰会,会议由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基辅召集。
乌克兰这边,特鲁多、泽连斯基、冯德莱恩、科斯塔主席,大家围坐在一起。
华盛顿那边,应该是白宫办公室,特朗普坐在大办公桌中间,马克龙很委屈地坐在办公桌一侧,就像一个随员。
随员就随员吧。
看特朗普的脸色,如果马克龙不是在现场督着,特朗普肯定不会参加,即便参加了,估计很快也会拂袖而去。
所以,其他领导人大谈要继续支持乌克兰,要进一步对付俄罗斯。
西方七国视频峰会现场
特朗普谈什么呢?
他说:在这场会议上,我强调了美国和乌克兰之间至关重要的 " 关键矿产和稀土协议 " 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该协议能尽快签署!
他接着说:这项协议是一项 " 经济伙伴关系 ",将确保美国人民收回运往乌克兰的金钱和武器 ……
其他西方国家还在出钱出枪帮助乌克兰,特朗普要乌克兰赶紧签协议给美国矿产。
特朗普还说,我正和普京就结束战争以及美俄重大经济发展交易进行认真讨论,谈判进展顺利!
哦,特朗普还说,他希望泽连斯基很快访问美国,亲自签署这项矿产和稀土协议。
可怜的泽连斯基,前两天还被特朗普大骂是 " 勉强算成功的喜剧演员 ",骗了美国3500亿美元,是一个独裁者,支持率也就4%。
感觉普京都没这样骂过泽连斯基。
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泽连斯基,也不敢大声回嘴,只是说,乌克兰从美国实际只获得1000亿美元,不是特朗普口中的3500亿,这也是赠款,不需要偿还," 我不会签署要让10代乌克兰人为之买单的东西。"
但碰上了最会敲竹杠的特朗普,乌克兰能逃得过去。
马克龙与特朗普握拳
看了一下视频,特朗普尤其念念不忘稀土。
不仅乌克兰的,还有俄罗斯的。
在与马克龙的记者会上,他大谈稀土,说:" 你们知道,他们(俄罗斯)有大量的稀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实际上是土地上最大的。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国家。他们有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使用,我们也有他们可以使用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太好了。我认为这对世界和平和持久和平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旁边的马克龙,听得都有点傻眼。
但美国毕竟是美国。
马克龙走后,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将访美,主要任务类似,都是劝阻特朗普,千万不要抛弃乌克兰。
美国政策在急转,欧洲人有点急,特朗普,你不能这么干。
因为现在的形势,对乌克兰非常不利。俄军抓住时机,不断在战场取得胜利;美国背后一刀,让乌克兰两面作战。
巨大压力下,泽连斯基公开表态,如果能带来和平,他可以下台。
和平在哪里?
2月24日,联合国很戏剧性的一幕,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联大决议,以前美国都是积极倡导者,这也是西方的政治正确,但今年,美国和俄罗斯一起都投了反对票。
冲突三年,事情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以前美国是鼓动乌克兰战斗的最积极推动者,是带头大哥;现在美国成了乌克兰最头疼的施压者,是冤家大爷。
以至于有人辛辣的嘲讽:俄乌冲突三年,原来土地属于俄罗斯,资源属于美国,债务属于欧盟,荣耀属于乌克兰!
图为俄乌前线受伤的士兵
西方的世界观开始坍塌,西方的地缘政治秩序也在崩裂。
欧洲不得不跟美国对着干,去乌克兰表达不满,继续对俄罗斯制裁,同时敦促特朗普不要那么做。
动静虽然有点大,但严厉谴责美国都不敢,又能奈何得了美国?
最多也就是喊喊口号,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唉,一通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只留下乌克兰,仍在风中哭泣。
如果乌克兰不签署矿产和稀土协议,美国真断了卫星通信,乌克兰还怎么打?
如果没有美国的后勤军事配合,欧洲国家敢出兵乌克兰吗?出兵真能打赢俄罗斯军队吗?
冲突三年,生灵涂炭,兄弟之国,两败俱伤,确实也该到了结束的时候。
只是可怜的乌克兰,可怜的泽连斯基。可怜的棋子,最终摆脱不了是弃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