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高校,很少有一个大学组合能像“国防七子”一般令人肃然起敬。毫无疑问,“C9联盟”是国内大学的天花板,拥有全国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生源,培养了无数的精英人才。然而,“国防七子”在建设国之重器、培养国防科工总师方面,却丝毫不亚于C9院校。

所谓“国防七子”,是指工信部高校联盟成立大会的7所成员高校,又称“G7联盟”,它们分别是:位于北京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位于哈尔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位于南京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以及位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


国防七子


这7所院校,均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整体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并且以自身所擅长的科研领域,服务国家的需要。

一方面,“国防七子”均为“双一流”、“211工程”的实力担当,并且有4所为“985大学”,即哈工大、北理、北航和西工大;而南理、南航、哈工程虽然落选“985工程”,但也是“211大学”中的强校;

另一方面,“国防七子”的强势学科设置毫不雷同,它们孕育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道路,从而沉淀出自身的优势学科领域,在国防科工建设中互为补充。


国防七子概述


中国航天第一校:哈工大

·“双一流”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 学科评估:17个A类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A+

在“国防七子”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疑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也是唯一一所入选“C9”联盟的院校。这所成立于1920年的大学,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领域,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实力强大的哈工大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院校之一,1954年就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之一。紧接着,哈工大更是被委以重任,创建一系列尖端专业,逐渐完成了从民到军的转变,成为一所专为国防科技服务的综合性院校,被称为“共和国长子”。

哈工大向来学风严谨著称,技术力量突出却低调务实,真正做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也是哈工大能够人才辈出,先进成果丰硕的原因。迄今为止,哈工大共培养了120多位两院院士、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成为推动国防科工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焊接、机器人、雷达、精密仪器、激光、材料等细分领域,哈工大都有显著优势。当然,哈工大最突出的贡献还在航天领域。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等一系列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中,哈工大均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全球唯一能自主发射卫星、核武器的大学,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校”,也是唯一一所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的高校。‌



三航最强:西工大

·“双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学科评估:3个A类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A+

踏入西工大的校门,相信每个人都会被校内“为国铸剑”的雕塑所震撼。甘愿默默无闻,甚至隐姓埋名,用自身才学铸就保家卫国的宝剑,这就是西工大最直接的写照。

学校的源流,可以追溯到1938年,由北洋工学院等四所院校的工科资源整合后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从一开始就凝聚了强大的工科实力。在后来的八十多年时间里,学校先后合并了西安航空学院与哈尔滨工程学院的航空工程系,形成了在航天、航空、航海领域显著的优势。

今天的西工大,是中国唯一一所以“三航”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尤其在飞行器设计、航空发动机、材料科学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航空领域的大型运输机运-20、歼-20隐身战斗机,在航天领域的中国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在航海领域的深海探测、水下机器人、船舶设计灯等,西工大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西工大已经为国防科工输送了34万多名人才,培养了火箭发动机、航空发动机、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水中兵器、无人系统等7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涌现了“三航”领域的大批型号总师,130余位将军、两院院士,形成的独有的“西工大现象”,被誉为“总师摇篮”。



兵器学科之王:北京理工大学

· “双一流”学科: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 学科评估:9个A类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为A+

说到北理工,很多人直接想到的就是其身上的“红色基因”。学校的前身是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建国后迁入北京,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

作为一所根正苗红的院校,北理工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强军报国”的光荣使命,走出了一条德育为首、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从北理工走出来的30余万名优秀学子中,涌现出包括80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北理工不仅是“国防七子”之一,同时也是“兵工七子”之一,其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学科高居国内院校前列,兵器科学与技术更是在国内独树一帜。

北理工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同类学科之一,涵盖武器系统设计与工程、爆炸理论与应用、智能兵器技术、目标探测与制导技术、防护工程与安全技术等细分领域,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中国复眼”等重大科技成果均诞生于此。



航空之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双一流”学科: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学科评估:14个A类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为A+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航的诞生与发展之路,始终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嘻嘻香港。回溯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在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便高瞻远瞩,下定决心追赶现代科技高峰,航空航天顺理成章被列入重点攻关的领域。

1952年,国家在整合清华、西工大、厦大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从入围全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到航空宇航为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院校,七十年岁月荏苒,今天的北航已经成为全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最顶尖的高校。

在航空航天工程的细分领域,包括飞行器设计、航空发动机、制导与控制、航空材料、无人机技术等,北航都一马当先。七十多年来,北航创造了许多航空航天领域的“第一”,包括第一架轻型旅客机、第一架太阳能无人机、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第一架共轴式载人直升机、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这是航空技术研究与攻关的集大成者,充分体现北航在该领域的突出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哈工大和北航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各有千秋,在航天领域哈工大更胜一筹,在航空领域则是北航无可匹敌。



航空顶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双一流”学科: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学科评估:3个A类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B+

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南航虽然不及北航那么耀眼,但也是紧随北航、西工大之后,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即使落选“985工程”,但南航一直都是“211工程”中的头部院校,不管是综合实力还是录取分数线都高于部分“985院校”。

南航始创于1952年,最初是南京航空专科学校,4年后才升格为本科,更名为南京航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南航先后合并了苏州航空工业专科学校、西北工业大学直升机专业等,并逐渐确立了“民航”方向,成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今天,南航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均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成立了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了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等。



皇家炮院:南京理工大学

· “双一流”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 学科评估:2个A类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为A+

落选“985工程”的南理工,实力远超部分“985大学”,与南航一样,综合水平堪称“211大学”的顶流。

在学科设置方面,南理工则更接近于北理工。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阶段,直到1993年才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正因为其深厚的“军工”背景,南理工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各种兵工、武器息息相关,尤其在火炮、火箭、弹药、飞行器等领域,做出了大量原创性成果,培养了大批兵器科技领域的精英之才,享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正因如此,南理工也成为“兵工七子”成员之一。

南理工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同样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除此之外,南理工在机械、自动控制等学科也有显著优势,创建了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三海一核”:哈尔滨工程大学

· “双一流”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 学科评估:2个A类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为A+

追溯起来,哈工程与南理工同宗同源,同样起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只不过,哈工程更多地继承了哈军工的本体,在1970年,由学校的海军工程系全建制为主体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从而确立了学校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为核心的发展方向。

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并逐渐确立了“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的办学方略,成为国内船海核领域一所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数十年来,哈工程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哈工程,最具优势的学科当属船舶与海洋工程,整体实力仅次于上海交大,但其水声工程却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哈工程的水声工程是国内规模最大、学科方向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水声人才培养基地,是我国高水平水声技术人才的培养摇篮,为全国输送了半数以上的水声技术人才。



正是因为“国防七子”在国防科工做出的重大贡献,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物,才成为了国民心目中最值得敬佩的学校。它们各展所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为我们添砖加瓦,共同筑就了一道守护国泰民安的“技术长城”,同时也让每一位有志于在国防科工发展的有志青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广阔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