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世界民主之母”,印度有许多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而对于有着“小号印度”之称的美国来说,他们最羡慕印度的,就是无处不在的种姓制度。
2023年7月印度发生了一件极度魔幻的事情,一名高种姓男子竟然当街解开裤腰带,朝路边一名低种姓男子尿尿,而低种姓男子全程不敢做任何反抗,只是木然挡着脸。
视频曝光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印度政府为了平息众怒逮捕了这名男子,并用推土机推掉了他家里的一栋房子,但视频画面还是刷新了全球网友对印度的认知。
试想一下,如果在纽约大街上,有个白人男子对黑人解开裤腰带,那下一秒招呼他的只可能是两样东西——要么是黑叔叔的拳头,要么是比拳头更硬的枪管。
为何印度人能对如此的羞辱麻木不仁?其实,如果你稍微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历史,就会发现,相比于过去,现在这种画面已经“文明”很多了。
不可接触者
2019年,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一名21岁木匠在婚礼宴会上被人活活打死, 只因身为最低种姓“达利特”的他不小心坐在最高种姓面前吃饭。
同样也是在2019年,中央邦两名低种姓儿童因在街头随地大小便,被人活活打死,事后法院判决家 属获赔46万卢比,折合人民币不到4万块。
2022年,北方邦一名16岁的低种姓女子被两名男子轮奸后焚尸,而警方接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保护女子的家人,因为在印度低种姓和高种性发生关系被视作“污染”高种姓血统, 会遭到高种姓群体的猛烈打击。
CNN报道截图
以上这些受害者,他们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种姓阶层——达利特,这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底层,又被称作“不可接触者”。
在过去,“不可接触者”必须保证自己生活在高种姓视野之外。他们外出要佩戴铃铛、扫帚和陶罐,铃铛是为了发出声音以便高种姓提前避开,扫把则是为了将走过的路扫一遍,以免自己身上的尘土污染道路,陶罐则是用来吐痰和方便,在人人随地大小便的印度,唯有“不可接触者”是特别污秽的。
法国人路易·杜蒙曾在书中记载,有个商人的女儿和祭司的女儿在城门附近玩耍, 偶然间看到一个“不可接触者”, 她们马上洗眼睛,而那个无辜的低种姓则被人狠狠地揍了一顿 。
还有一次一个婆罗门青年因肚子太饿了,而吃了一个“不可接触者”分享的食物, 被发现后彻底社死,最后只能躲进森林里绝望而死。
除此之外,达利特一辈子注定只能从事最肮脏、最卑贱的工作,比如掏大粪、搬运动物尸体、洗衣工等等。
在印度建国之间之前他们和高种姓之间的隔离甚至严重到了“捕风捉影”的程度——他们只能住在城外,且只能在正午时分入城,因为那个时候人影面积最小,不容易被高种姓踩到,他们的村庄和房屋也必须建在下风口的地方,以免污染高种姓老爷们呼吸的空气。
雅利安人的创造
如果你以为这个悲惨的群体只是印度社会的极少数,那就大错特错了。
根据印度官方2022年的统计,印度14亿总人口中,达利特阶层的数量为2.3亿,占比约为16.4%。
2.3亿,这个数字已经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数更多了,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他们为什么不反抗?二是印度教对底层的权力如此漠视,为什么印度精英还要把它当成立国之本呢?
其实印度教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种姓制度的,根据考古发现,印度教大概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时印度还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几百个分散的部落,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南下,在印度建立了奴隶制政权,并且逐渐利用宗教学说,发展出了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作为外来民族,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二是如何将对原住民的剥削压迫合法化。而这两个问题,都在种姓制度里找到了完美的答案。
雅利安人先将人分为“再生族”和“非再生族”。然后又在“再生族”里分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其中婆罗门等级最高,他们主管宗教、祭祀,拥有释经权,但不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类似于西方的教士阶层。
刹帝利则是世俗政权的掌控者,包括皇室、官僚和大地主,也就是所谓的权贵阶层,吠舍则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人或者放债者,以上便是“再生族”的全部。
而“非再生族”以首陀罗为主,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他们不能读经书,没有宗教权力,存在的唯一目的便是为“再生族”服务。
而达利特便是在以上四个种姓之下最卑贱的存在,他们的存在大多数时候就是为了掏大粪、搬尸体,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不能靠近寺庙,更别说进行宗教活动了。
为了让社会各阶层都接受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还设计了一个“业”的概念,它的意思和佛教的“业报”、“业力”差不多,只不过佛教讲因果,而印度教讲“守法”。
这个“法”当然不是法律,而是印度教的行为准则,比如你是婆罗门,就应该为众人解决宗教疑问,你是首陀罗,就应该好好服务再生族。
印度教的核心教义,就是一个人扮演好既定的角色,就能不断积攒“业”,而只有更多的“业”才能保证你在下一世轮回中晋升到更高的种姓。反之,如果你总是干违反教义的事,那下一世就会堕落成首陀罗甚至达利特。
在这套理论下,印度教徒,尤其是达利特和首陀罗们对现状的忍受能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我这辈子过得惨,是因为我上辈子作了孽,而要想下辈子不吃苦,这辈子就要好好扮演牛马猪狗的角色。
这也就是开头那一幕能发生的原因,你以为低种姓是脑子坏了,其实人家是在积攒业力,说不定心里还高兴呢,这一通黄汤浇头,下辈子刹帝利稳了。
甘地和安倍德卡尔的两种改革
但实际上,种姓是无法改变的,它的传承和艾滋病、梅毒一样,主要依靠性传播。
印度教实行严格的内婚制度,高种姓绝不能娶低种姓,一旦有人这么干了,首先他的对象会死,其次他自己也会被视为污染家族的罪人。
2019年, 一位名叫阿姆鲁塔·瓦尔希尼的女子和丈夫结婚刚一个月,就双双被杀。事后查明凶手是女子父亲花15万美元雇来的,只因她的丈夫是个低种姓。
父亲曾亲口对她说:“我宁愿把你嫁给一个高种姓的乞丐,也不会让你嫁给低种姓的,不管是谁。”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印度教的等级观念有多恐怖。总之,经过2000多年的努力,雅利安人把自己的种族优越彻底宗教化、制度化了,而激发印度人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种姓制的不是别人,正是19世纪拍马赶到的英国人。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远非“敲骨吸髓”所能形容,在近100年的时间里英国人抢粮食、抢棉花、抢矿产,恨不得把印度的草皮都运回伦敦。
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印度原本分散脆弱农业经济彻底崩溃,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婆罗门和刹帝利们也难以维持过去的生活,因此不得不加入到英国的工业体系里面来。
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在此期间至少一半的人从事了超出种姓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工作,有些种姓甚至高达90% 。
与此同时,英国人出于摧毁印度传统文化、挑动印度人内斗的想法,又开始在印度大办英式教育,并从中择优录取那些低种姓出身的人。
后来的印度宪法之父安倍德卡尔就是这个体系出来的,他出生在中央邦一个有英军基地驻扎的村子,父亲和祖父都曾在英军中服役。
安倍德卡尔
他的父母先后生了14个孩子,其中7个夭折。安倍德卡尔小时候跟着父亲学会了英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之后又被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算是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印度人。
在美期间,安倍德卡尔完成了《印度种姓制度:机制、起源与发展》一文,他以自己同年的亲身经历为例,论证了种姓制度对公民权力的践踏和对贱民阶层的毒害。
回国后,他四处奔走呼号,呼吁人们重视平等自由,彻底取消种姓制度,但他的方案遭到了另一位名人的反对,那就是以绝食著称的圣雄甘地。
甘地
甘地其实也同情达利特贱民群体,但他认为不能直接取消种姓制度,因为那是印度教的根基所在,一旦种姓制度被取消,那印度教也会很快消失,而印度将因此再也无法团结起来。因此他的方案是反贱民制度,但不反种姓制度。
奇葩的甘地路线
具体怎么做呢?甘地说,让我们重新定义“贱民”,他创造了一个新词——哈里真(Hafijan),意为神之子,他说以后没有什么“达利特”和“不可接触者”了,这个群体统称为哈里真,至于其他的,婆罗门还是叫婆罗门,刹帝利还是叫刹帝利,大家各安其职,社会才能稳定嘛。
为了表现自己和贱民们站在一起的决心,甘地走访了许多农村,握着贱民们的手,热泪盈眶道:
“印度教徒不知长进,但贱民也有应该改良的地方。我一定要让你们得到清洁的用水,但请你们也不要再吃腐烂的死牛肉了。 ”
这种言论,只能说颇有一种脑干缺失的美,是贱民们不想吃干净卫生的食物吗?那也得有的吃啊。
总之,甘地路线本质上是站在印度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的,他一边呼吁改善低种姓的物质条件,一边又坚持种姓制度乃是祖宗之法,不可变。
与此相比,安倍德卡尔的路线虽然更符合印度人民的利益,却难以获得印度精英们的支持。安倍德卡尔后来甚至绝望地宣布,除非印度人全部改信其他宗教,否则这个国家不会有未来。
因此,尽管1947年印度独立后在宪法层面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在实际上社会运转中,它仍然无处不在。
50年代初,有贱民搬出宪法中有关维护贱民权益的条文,发起了拒绝搬运尸体、抬轿子的运动,结果立马遭到当局镇压 ,贱民们感到被骗,纷纷准备改投其他宗教。
1981年2月19日泰米尔纳杜邦米纳克西普拉姆村1000多名贱民宣布该信伊斯兰教,遭到血腥镇压,5个贱民丧生,而凶手正是印人党旗下的国民志愿团。
之后,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因宗教冲突引起的流血事件,贱民们终于意识到,所谓取消种姓制,不过是一个口头承诺,而进入21世纪后,出于拉选票的目的,印度每一届总统候选人都会打造“亲贱民”的人设,莫迪老仙更是以出身吠舍为招牌,狠狠地吸了一波底层选民的支持。
但实际上,在他任上这些年,印度几大家族的财富快速上涨,贫富差距极速拉大,贱民被害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根据联合国2021年的报告,印度每天约有10名达利特妇女遭到强奸,施暴者完全不仅不受任何惩罚,还在政治方面受到大量的支持 。
而一个达利特男性,即便他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还是只能掏粪 ,除了润去国外,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阶层的可能。
亚达夫先生只是继承了父亲的工作,成为了水利工人
结语
因此种姓制度在印度陷入了一种“薛定谔的消失”状态,即如果官方媒体去观察它,那它肯定不存在,但如果作为一个印度人生活在其中,它又无处不在。
而这也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最羡慕印度的地方,他们明明那么堂而皇之地搞族群歧视、生殖隔离,却好像一切都不存在一样,把剥削压迫合法化为宗教传统,把阶级对立藏匿在宪法条款内,这大概是每一个反动政权的最高理想了。
参考文献:
1、《种姓社会阶序的对立和隔离》——吕庆春
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颜刚威
3、《种姓制度在印度政党政治中的发展与现状》——齐亚琛、 李蒙雅
4、《宗教净化与公民权利 :甘地和安倍德卡尔贱民立场比较》——周骅
5、《解析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胡登龙
6、《印度种姓制度为什么难以改变?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北京大学出版社
7、《“贱民”的困境:他有四个学位却做着清粪工》——杨轩
8、《达利特:歧视和污名与生俱来》——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事处
9、《从高种姓向贱民撒尿到部长为贱民洗脚:种姓又一次搅动印度》——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