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说到对体制内的迷恋,全国几乎都是一样的,我认为这很不好,解决办法很简单,在50年代到80年代,大家愿意当工人,不乐意当官,工人有福利发,什么草纸、肥皂、洗衣服、牙膏都发,夏天还发雪糕券,工厂里还帮你照看孩子,当官的福利就很少了。到了80年代,搞市场开放了,可以自由择业了,好多体制内的人辞职跑广州、深圳、海南去了,史玉柱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浙大数学系毕业,分在省会统计局,结果跑到南方做生意去了。
因此要解决大家对体制内的迷恋,要对公务员的收入进行一个合适的调整,但是太低了也不行,这也是吃过亏的,以前和西方人做生意打交道,中国总是吃亏,因为搞不懂国际规则,地方办事官员学历太低,总是进了别人的坑里,后来上海启用高学历、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进体制内,才扭转了不利局面;但是普遍的过高,那也不行,最会导致非常优秀的人浪费自己的一生,一门心思地考公务员,要把公务员的岗位分分类,很多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要向社会普工的收入看齐。
江苏人的体制迷恋和别的省份的还不同,别的省份的学生是找不到好工作才去考公,什么普通一本、二本的,出去打工只能去打螺丝的水平,但是他又不想去打螺丝,就躲在家里考公。而江苏却是高分段学生考公,卷的一塌糊涂,这种高分段学生,要是在企业混几年,然后自己出来干,说不定要多出好多集团CEO出来。但是他们有顾虑,因为企业下来的人,退休工资太低了,不是高分段学生创业就一定能成功的,于是他们就期望稳妥的路,学霸卷在考公上。
那退休金过低是怎么来的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有一群人“没交社保视同缴纳社保”的,这是历史改革遗留问题,全国都一样,江苏采取的是“折算个人账户储存额” 的方式,意思大概就是我估算你交了多少钱,以此对应按照保险核算结果来拿,其他省份常用的是“指数化工资法”方式,算法很复杂,但中心思想是,货币工资随物价指数浮动,按照价格指数自动调节收入的一种。使得在相同条件下,江苏省的养老金发放额就低很多,拉低了整体水平。
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了,都是缴纳社保的模式了,那会不会退休金还是很低呢,那是一定的,以我在江苏打工的真实经历来说,即使做到了月薪过万,社保仍然是按照当年的2050元的基数交的,而且还是上市集团企业呢,你想想看,是不是大部分企业都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额度来交,现在可能最低基数提高了,也无非在2260到2490元之间,以这种基数交20年,妥妥地退休了,只能拿到1000多块。
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这样啊,也有正规的,央企或国企正规一些,但正规了之后,运营成本就高,就干不过民企,于是诞生了劳务派遣这种东西。不过也不是所有人的退休金都低,比如体制内、银行正式员工、教师、医生等,算法不一样,缴费额不一样。说江苏养老金低,指的是平均数,大量的低退休金的人把数值拉了下来,甚至低于山西和西藏,山西是国企多的缘故,一般做的不过分,没有向民企看齐;西藏是转移支付和边疆补贴,这也是他们应该得的,为国家守边疆嘛!
国内的市场竞争,出现了一个现象,叫“向下看齐”,如果你按照2050的基数交,而我按照实发工资交,那我吃亏了,即使我交的起,我也不交,因为你这样交,没人管,我这样交也是理所当然。最后把国企也逼急了,我虽然不能干违法的事,要按照实际发放额交,但我得想一个新招,只要少量的正式员工,大量的员工让中介派过来。后来民企也这样干,比如苏州的企业,几乎以劳务派遣工为主,你说江苏的社保资金池里哪有什么钱,全都不正常缴纳社保啊!
江苏省一看,有些人退休金太低,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要照顾低养老金、短工龄的人,出发点是非常友善的,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个方面下了功夫,那钱从哪里来,就是把高的匀一点给低的,这又出现一个问题,那交的多的人觉得自己吃亏了,同样的每月足缴金额、同样的年限,退休后就比浙江人拿的少,浙江是长缴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算法不一样。江苏注重公平,想办法让低收入、短工龄的人也能感受到保障;浙江则更注重效率,让多缴费的人得到更多回报,出发点不一样,对错现在不太好评说。
有很多人怪政府,但政府也左右为难,企业给员工缴费都不正常啊,要让他们正常的话,说是有很多企业要跑,要让一部分企业正常,默认一部分企业不正常,那岂不是一碗水端不平?有人集中火力攻击体制内,说他们退休金过万了,我个人觉得过万并不高,假如你走上社会工作,每月的社保都按照你实际工资的额度为标准交,你退休了你也得过万,比如国企算不上是什么公务员吧,都是交社保才能领退休金的,为啥他们退下来养老钱能过万呢,无非就是按照实数交的罢了。以后养老金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并轨的,攻击这个、攻击那个是没用的,别人高并不是特权,只是交的正常而已。
江苏省退休金低,还有一个原因,老龄化太快了,这是不生孩子造成的,江苏省的退休人口远远超过别的省,现在能拿到退休金,可以说是外地打工的人贡献的多,因此本省土著要关心外来打工者,你觉得企业各种规避员工社保和你没关系,其实关系大了去了,因为他是在江苏交的,他被迫的不交或少交,江苏的社保资金里钱就少了,本省土著自然跟着遭殃。
老百姓骂政府是没啥用的,我给出的建议,政府需要狠狠心,那就是“向上看齐”,比如正经的国企、欧美国家的外资不都是正常在江苏交五险一金的么,你得立规矩,大量民营上市公司,或者民企规模化集团,他按2050的基数缴纳,肯定不行,那他上市的意义在哪里,他融资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为了全家去美国吗?
可能做不到一视同仁,比如小作坊,十来个人的,我们可以暂时不管他,太小的单位先放一放,也未尝不可。但企业做大了,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你说承担责任,我企业就做不下去,那你就关门,自然就有人代替你!如果大伙儿全部都“向下看齐”,江苏人以后岂不是领不到退休金了?
那会不会把企业逼走了,这是倒逼企业升级的方法,如果你长年累月地从黑中介那里招工,这种垃圾企业就是老鼠屎,他会把正规的企业搞死的,那要这破玩意干嘛,你管他解决了多少就业岗位,该死就应该死,他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他提供的低质量的就业岗位,你算算看,由于老鼠屎的存在,江苏的学霸全部都考公去了,坚决不去企业,打死也不去企业上班,这不就是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我们要学会算总账,别看他提供了1000个人的就业岗位,就把他当爹一样伺候,总账一算,学霸级的人才要么跑到外省去了,要么浪费在街道办或社区里,这不就是总账亏大了嘛!有人说,制造业没办法,谁说制造业没办法,制造业就交不了社保?完全是老鼠屎捣蛋的,全部向下看齐造成的恶性竞争,竞争到最后不把人当人,这种老鼠屎得铲除!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