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并没有食言,俄乌冲突满三周年之际,他在电话中向中方介绍了之前美俄互动的最新情况,并再次强调,俄方始终重视中俄关系,希望在新的一年,继续与中国保持高层交往。
而在此次对话的前几天,普京曾公开表示,将在“不久的将来”向金砖国家等友好国家通报美俄互动的情况——现在看来,他确实说到做到了。
【中俄元首举行“长时间通话”】
普京在此次通话中还明确,发展对话关系,是俄罗斯基于长远的战略选择,不是所谓的“权宜之计”,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这显然是针对中国的交底,俄罗斯给的态度很痛快,也很明确。
看得出来,普京要传达的意思只有一个,美俄关系正常化不会对中俄战略关系有任何影响,在这个问题上,自己不会对中国隐瞒任何关键信息。
更何况,即便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故,中俄继续保持沟通,既是双边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还能对外表明,两国会继续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稳定作用。
另外一个小细节是,克里姆林宫在通报中还特意提及,这次长时间通话的气氛“热情融洽”。
回顾一下年前,中俄元首已经举行过一轮视频会晤了,对今年双边关系作出全面规划引领,商定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
【美俄互动的情况,俄罗斯不会对中国隐瞒关键信息】
短短一个月过去,俄乌形势出现剧烈变化,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通话,两边的高级外交团队在利雅得重启沟通,商定美俄关系正常化,接下来就是两国元首的面对面会晤。
中俄新一轮最高层级互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而且我们也能看到,在外交部的通报中,与俄乌议题相关内容,占据了不小的篇幅,这已经说明了很多。
而且涉及中俄关系的表态,比如说两国战略合作的底层逻辑,“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中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等等,同样是意有所指。
毕竟我们都清楚,特朗普张罗着与俄罗斯重启对话,一方面是基于“美国优先”的政策主张,另一方面还是为了他中美俄“再平衡”的战略构想服务。
【安理会通过美国发起的对俄乌决议】
而为了确保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受第三方影响”的原则得到贯彻,及时就对美关系进行协调,早就成了中俄高层外交之间的一个惯例。所以可能从普京接到特朗普电话开始,中俄这场通话就已经提上了日程。
普京主动向中方通报美俄互动的最新情况,我们也知道俄方想要什么,于是告诉普京,中国牵头成立的乌克兰“和平小组”将于近期举行会晤。
如此也算是表明,即便美俄开启和谈,但是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不会就此淡出和平进程,而是会依照原先定位,继续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不是说美俄同意启动俄乌和平谈判,就不需要中国继续为和谈凝聚共识了,恰恰相反,这仍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这正是俄罗斯想要的答复,毕竟美国颠覆性的态度转变,是俄罗斯那边始料未及的,知道特朗普会调整俄乌政策,但不知道会调整得这么彻底,生怕对方藏有后手,或者是出尔反尔。
【普京保证,中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
从这个角度而言,加强与中国的沟通协调,本身是俄罗斯为美俄关系正常化预留的一种保险机制。
另外,眼下就结束俄乌冲突,中美俄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俄乌和谈一事,特朗普政府主动在联合国发起决议草案,呼吁迅速结束冲突,敦促俄乌实现持久和平,一改之前在国际场合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
在投票环节,中美俄三个常任理事国都投下了赞成票,最后的票型是十票赞成,五票弃权,堪堪超过门槛,最后获得了通过。
欧洲曾提出修正案,想把措辞修改回之前对俄罗斯“咄咄逼人”的状态,结果被俄罗斯一票否决;而俄罗斯那边的修正案,则是因为赞成票不够。
而英国、法国另外两个常任理事国,虽然有一票否决权在手,但没有动用,这两个国家,既不想在俄乌和谈上遂了俄罗斯的意,又不愿意拂了美国的面子,要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这段时间可都在访问美国。
【G20期间,中俄外长举行会谈】
顺带补充一句,在与中国谈完之后,普京也放风说,不排斥让欧洲参与俄乌和谈,俄罗斯对此一直持开放态度,是欧洲那边“过于情绪化”,拒绝与俄罗斯互动。
这足以说明,我们之前“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能适时参与和谈”的表态,在这次中俄元首通话中,起到了该有的作用。更何况中方的要求合情合理,普京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话又说回来,中俄元首这次通话,除了就俄乌冲突进行讨论,另外就是确定了一系列高层会晤的“重头戏”。
可以预见,中俄今年开展的高层互动,场次比起去年只多不少。因为有美国这个变数,如今的国际形势,比起去年还要复杂,从而为中俄加强沟通提供了更多的动力。这一轮中俄元首通话,只是新一轮战略协调周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