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河南广电旗下《阳光少年报》官方微信发文披露,2025年2月,该报发行量突破200万。

随着纸媒式微,一般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工作机会,已经从几十年的“香饽饽”变成了冷门。然而,《阳光少年报》却逆势上扬,2022年年底,全国发行破100万;2023年11月,全国发行破150万!一年多后,又实现了200万的历史性突破!


01

200万发行量,可进账多少?

“不都说纸媒不行了?为什么突然冒出个《阳光少年报》?”

据河南广电映象网显示,《阳光少年报》是中国第一份小学生新闻故事报,创刊于2016年6月1日,河南广播电视台主管,大象新闻客户端主办。

《阳光少年报》每周一期,每期全彩8版,采用环保印刷技术,用纸是定制的高档美术纯质纸,每份报纸都能做到纸品溯源;油墨用的是不含重金属的大豆油墨。

更值得一提的是,《阳光少年报》郑重承诺拒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包括植入广告。

那么,这份报纸是如何成功且盈利的呢?

据介绍,《阳光少年报》放弃了传统发行投递渠道,转向用快递送报纸。

为了把快递送报变为可能,《阳光少年报》开创性地搭建了自有的仓储分拣系统,承担了发货前的所有工作,提升了快递公司的收件效率,这样就能拿到更低的快递价格。

变现方面,目前《阳光少年报》主要有两种订阅模式,每月投递一次,每次投递4-5期,这种“月月投”是169元;每周投递一次,每次投递一期,这种“周周投”是单人299元/年、3人组合199元/人、6人组合139元/人。且有单本、按月/季度/半年等,总共数十种不同组合不同价格的产品。

照此估算,每年该报仅订阅收入就在3亿~5亿区间。

而随着两百万级的发行量所覆盖的巨量家庭规模,让该报有足够的空间拓展增值服务探索其他商业模式。据称,《阳光少年报》已经在图书出版、文创产品研发等领域拓展业务,力求由单一优势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迈进。

02

成功秘诀:纸媒的壳,电商的心

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2023年12月举办的《阳光少年报》研讨会上,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称,“我们没有把阳光少年报仅仅当做一份纸质媒体,而是作为互联网产品”。


这份以“报”为名的刊物,已经基本褪下了传统媒体的壳,变为“是报非报”的电商产品。

《阳光少年报》与传统报纸截然不同,它的发行是电商化的:其大部分订量来自互联网销售。

跟很多电商企业一样,《阳光少年报》采取的也是“自播+达人助播”的电商模式。随手打开《阳光少年报》的抖音官方账号可见,官方直播间里,女主播正在卖力推广订阅。察其橱窗,“月月投”、“周周投”等不同订阅组合产品,一一陈列。

抖音“选品广场”上,前述《阳光少年报》不同订阅组合的产品,公开“带货”佣金,供达人主播们选品。其中一款佣金比例为20%的组合产品销售数据显示月销超过4000单。

这种电商化的发行模式,完全突破了“邮局增订+全员发行+发行机构区域拓展”的传统发行模式,实际融入了由流量驱动的兴趣电商潮流。也就是《阳光少年报》社长黄宁所说的“公域种草—大V领跑—私域跟进—社群转化”的流量通道。


据介绍,目前《阳光少年报》的主流发行渠道已经完全覆盖各类朋友圈、团购群为代表的社群、传统电商平台和视频电商平台,包括与东方甄选等机构大V、母婴教育类大V的广泛合作,这让他们实现了80%用户来自河南省外的全国性影响力覆盖。

这一发行模式的突破对媒体同行而言无疑是颇有冲击力的。同时,更为难得的是,相比传统发行成本,其少则9%多则20%的带货佣金开支并不高。

03

《阳光少年报》的机遇是什么?

《阳光少年报》的逆袭无疑令人羡慕,这种电商化的转型路径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实际上知易行难。

创刊初期,《阳光少年报》曾经三年一度“揭不开锅”,2023年底的研讨会上,该报内部总结起飞的风口有三个:疫情、双减、社群经济。

《阳光少年报》为疫情在家不能出门的孩子提供了优质的纸质读物,为因为双减而焦虑的家长,提供了提升孩子综合素养的新选择。彼时,社群经济正在崛起,而《阳光少年报》顺势成为推动社群发展的头部产品。


对待“风口”这个词,《阳光少年报》认为,不仅要站上风口,还得成为风口的一部分。比如,社群经济在刚刚起步时,《阳光少年报》并不是一个追赶者,而是一个参与者。

很多妈妈在疫情期间开始带货报刊类的产品,《阳光少年报》就是首选。《阳光少年报》提供了好卖的产品,带来稳定的收入支撑,不少妈妈后来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团长、大社群负责人。

而能获得妈妈们的认可,在于《阳光少年报》对内容品质的极致追求。

近几年来,儿童读物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规模可观的细分市场。但是,能涵盖整个核心素养的读物,特别是能兼顾“社会参与”与“真实情景”要求的读物并不多见。新闻工作者恰恰有能力、有责任去满足这个需求。

为了追求品质,《阳光少年报》有很多不近人情的规矩:

第一个,是10万字。很多选题,写作之前,必须看够10万字的资料。

第二个,是PK制度。有时候,同样一个版面,同样一个选题,会同时让两位主笔写。谁的好,上谁的版面。

第三个,是苛刻的文本要求。字词,一般不超出课标的范围;用短句子,两个标点符号之间,一般不会超过13个字。尽可能不用术语,如果出现,一定要有解释。

第四个,有错必改。《阳光少年报》的差错率非常低。即便如此,一旦出现版面差错,必须登报纠正。

正如《阳光少年报》编辑部所言:

“为少年办报,就得像少年一样,天真烂漫,不知天高地厚。相信无畏无惧的少年之气,相信无穷无限的少年之力,这就是《阳光少年报》的信条。

我们选择最难走的路,坚信原创价值和死磕精神。323期报纸,数百万字,一笔一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们都殚精竭虑,心存敬畏。

我们熬过最孤独的夜,没有路就走出一条路来。我们把最传统的纸质报纸,变成了可以随时用手机下单的互联网产品,让一张报纸也能快递到家。

没有什么不可能,要么唯一,要么第一。

‘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我们和无数看电影的少年一样,热泪盈眶。”

来源 | 大象新闻、中国记协、大众日报、公开资料等

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

主编 | 狄晓晶 赵东

编辑 | 蒋黎明

怀抱梦想、脚踏实地。点击关注大象新闻,获取更多优质资讯。

回复【客户端】获取大象客户端下载途径
回复【求助】获得大象帮媒体帮助回复【商城大象商城优质好物等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