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经济增长主引擎,在2月25日开幕的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市长覃伟中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2.3%,其中以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突出。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汽车制造业完成历史性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激增69.2%,占全国总产量22.3%,助推深圳首次登顶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
"新能源汽车之都"全产业链爆发
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城",深圳构建了从三电系统到智能驾驶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飙升至76.9%,相当于每4辆新增汽车中就有3辆是新能源车型。比亚迪、华为数字能源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显著,本土培育的欣旺达、德方纳米等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基础设施革命
深圳在能源革命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全年新增充电桩13.4万个,累计建成超充站1030座、车网互动站151座,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枪数量(12.8万支)全面超越传统油枪(9.2万支)。"8分钟充电圈"网络覆盖全市,独创的"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补给站达45座,真正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补能体验。其中,位于前海的全球最大V2G车网互动示范站,单日可调度车辆储能达50MWh。
2024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路线图
根据规划,深圳将实施"新基建2.0"升级工程:新建住宅小区100%配置充电桩,全年新增充电设施5万个;打造15座"九位一体"综合能源港,集成加氢、换电、光伏发电等9大功能;重点推进10个光储超充示范站建设,采用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实现"1公里1站"的超充网络密度。同时启动充电设施智能化改造工程,年内完成3000个老旧桩升级和2000个"僵尸桩"清退。
全球新能源标杆城市再升级
深圳正加速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生态,计划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全链条测试基地,涵盖极端气候、高阶智驾等48个专项测试场景。同步推进加油站转型计划,首批50座传统油站将改造为"绿电综合体",配备最大功率600kW的全液冷超充设备。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深圳力争2024年末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80%,巩固全球新能源产业第一城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