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男孩于适:用实力打破偏见,用真诚赢得观众认可要说娱乐圈里藏龙卧虎,但像于适这样能让观众从"路人脸"一路追成"心头好"的演员实在不多见。

提起于适的演技,观众脑海里立刻会蹦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身影——一个是《封神》里策马归家的悲情英雄姬发,一个是《我的阿勒泰》中与草原共呼吸的哈萨克少年巴太。这两个角色,一个厚重如史诗,一个清新如牧歌,却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当初为了演好姬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硬是把自己“泡”进角色里。他在新疆拍摄时凌晨三点起床驯服烈马,拒绝替身完成所有高危马戏,甚至在收工后还会给马儿喂苹果培养感情。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让银幕上那个满身伤痕却眼神坚毅的西岐少年,成了观众心中挥之不去的经典。



而到了《我的阿勒泰》,他又化身成草原上的精灵巴太,策马奔腾时带着野性的张力,抚摸羊羔时又流露出孩子气的温柔。有观众感叹:“看他骑马的样子,仿佛能闻到青草和阳光的味道。”更难得的是,他从不把角色当“跳板”。



拍摄《封神》六年,他跟着剧组学武术、练骑射、研读历史,把姬发的成长轨迹刻进骨子里;为了演活牧区少年,他提前数月深入新疆体验生活,连当地牧民都夸他“比哈萨克小伙还像哈萨克人”。这种“扎根式”的表演态度,让百花奖最佳新人演员的奖杯显得格外有分量——毕竟,观众的眼睛最雪亮,能分清什么是流量泡沫,什么是真金淬炼。

如果说演技是演员的本分,那么于适在公益领域的付出,则让人看见了一个公众人物的社会温度。这个总说自己“在路上”的年轻人,确实把脚印留在了太多需要帮助的地方。

于适不声不响地当了多年“公益赶路人”:作为上海消防公益联盟使者,他钻进火场体验消防员的艰辛;成为PADI海洋大使后,他顶着烈日清理海岸线,用vlog科普珊瑚保护。西藏地震时,他第一时间联络物资车队。

最打动人的,是他做公益时的“笨拙”与真诚。没有摆拍的救援现场,没有热搜上的通稿轰炸,房屋盖起来、环保理念传出去。正如他所说:“赶路时别总盯着终点,过程里的风景同样珍贵。”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在热衷营销的娱乐圈里,反而成了最耀眼的名片。



现在的于适,手握《封神第二部》这张王牌,头顶百花新人的光环,却依然保持着“赶路人”的清醒。他在年度演讲中说:“演员这条路,我愿意永远保持‘在路上’的状态。”这句话让人想起他凌晨三点驯马的执着,想起他悄悄溜进影院观察观众反应的谦逊,更想起他面对荣誉时那句朴实的“千万别掉链子”。

相信未来的他,一定可以解锁更多惊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