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去海南西线自驾游时,特意绕道去了乐东黎族自治县。这个地名对很多外地人来说都很陌生,就连我在海口工作的朋友都劝我:"去三亚玩多好,乐东就是个种香蕉的地方啊!"但偏偏是这种冷门小城,让我遇见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

那天我住在县城老汽车站旁的民宿,清晨六点就被楼下叮叮当当的三轮车声吵醒。裹着睡衣下楼想找碗海南粉,结果转了两条街都是卖槟榔的小摊。正发愁时,突然闻到一股葱油香——转角处竟有位江西老表支着铁锅炸油条!



"老板来碗豆浆!"我迫不及待地坐下,这才注意到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他操着浓重的江西口音笑道:"豆浆卖完了,给你冲碗葛根粉?我们老家的特产。"就这样,我和这位自称"老周"的江西人聊开了。

老周今年68岁,九江人,已经在乐东住了小半年。最让我吃惊的是,这已经是他第三年像候鸟般往返赣琼两地。"去年从冬至待到清明,今年打算住到五月再回去。"他说这话时,锅里的油条正滋滋作响,远处飘来渔船归港的汽笛声。



我实在无法理解:"您放着庐山不住,跑这偏远县城图啥?我今早连碗抱罗粉都找不到,街上连个连锁超市都没有。"老周却神秘地笑笑,伸出三根沾着面粉的手指:"年轻人,我给你说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这里的水能泡出好茶

老周从保温瓶里给我倒了杯热茶。茶汤清亮,入口竟有股淡淡甘甜。"这是用尖峰岭的山泉水泡的,比九江的自来水强多了!"他告诉我,最初发现这里水质好纯属偶然。

三年前他自驾环岛游,在乐东驿站接水时,发现水壶烧了半个月居然没有水垢。后来特意托人检测,发现这里的弱碱性水富含硒元素,特别适合泡他爱喝的庐山云雾茶。



"你看我这头发。"老周摘下厨师帽,满头银丝却泛着光泽,"在老家每年都要染两次,来这儿反倒不显枯黄了。"他说现在每天清晨都骑电动车去尖峰岭脚下取水,来回二十公里全当锻炼。

我后来查资料才知道,乐东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全县70%都是森林覆盖。特别是毛公山一带的地下水源,确实富含多种矿物质。难怪老周说在这泡茶,连茶叶都比在老家多泡两回。

第二个理由:冬天不用穿棉鞋

正聊着,天空忽然飘起细雨。我慌忙要收凳子,老周却摆摆手:"这是过云雨,十分钟就停。"果然,说话间阳光又穿透云层,照得柏油马路蒸腾起袅袅白雾。

"这就是我中意乐东的气候。"老周指着自己脚上的塑料凉鞋,"在九江,这时候早裹上棉袄了。你看我现在还穿着单衣。"他说去年腊月最冷那几天,早晚加件薄外套就足够。

我查了手机天气:1月中旬乐东日均温22℃。对比老家江西的阴冷潮湿,这里确实像天然暖房。老周说他有关节炎,在老家冬天要靠电热毯,来乐东后症状明显缓解。

不过他也提醒:"夏天确实热,但和三亚比起来好多了。"原来乐东位于五指山背风坡,又有北部湾海风调节,最热的午后他就在民宿里吹自然风午睡,等傍晚再去龙沐湾踏浪。



第三个理由:每月2000块活得滋润

最让我吃惊的是老周的生活成本。他在老粮所宿舍租了套两居室,月租才800块。"带院子的!我种了辣椒和薄荷。"说着从柜台下掏出个玻璃罐,"尝尝我腌的芒果,用的本地青芒,三块钱一斤。"

他给我算笔账:每月买菜600足够,早市五块钱能买三斤木瓜;出行靠200块的二手电动车;最大的开销反而是每月去趟莺歌海镇买海鲜。"石斑鱼三十一斤,比九江便宜一半!"

我后来在县城转了转,发现物价确实亲民。街边老爸茶店五块钱的柠檬红茶能续杯,菜市场十块钱三斤的杨桃堆成小山。就连景区物价也良心,尖峰岭门票才50块,比庐山160元的票价实惠太多。

不过老周也吐槽:"这两年东北人来得多了,房租涨了点。"他指着远处新建的楼盘说,很多候鸟老人选择在九所新区买房,三十万就能买到带温泉的两居室。



意想不到的收获

分别时,老周非要塞给我一袋地瓜干。"自家晒的,比超市卖的甜。"我问他会不会想家,他笑着指指正在拌凉菜的黎族阿婆:"她教我做的酸笋,比九江腌菜还够味!"

回程路上,我特意绕道龙栖湾。夕阳下,渔民正收网上岸,沙滩上嬉戏的孩子光着脚丫奔跑。忽然明白老周没说的第四个理由——这里的生活透着股未经雕琢的质朴,连时光都比大城市慢半拍。

或许真正的旅居不在于星级酒店或网红景点,而是找到与自己生命节奏共鸣的地方。就像老周,在异乡的炊烟里,竟寻回了故乡的烟火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