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将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2万场以上
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盛宴
日前,河北省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暨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走进定州市。图为舞蹈《吹歌声声燕赵情》演出现场。定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新春伊始,晋州市桃园镇韩庄村热闹非凡,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吴桂云、邱瑞德、郝士超以及来自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倾情献艺,为观众奉献了十场大戏。精湛的表演、优美的唱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坚持百姓视角、百姓态度、百姓语言,扩大实施主体,统筹专业文艺团体、社会文艺团体和群众文化志愿服务团体等文化力量,进一步拓展演出场景,今年全省将开展“四季村晚”“遇见艺术”等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2万场以上,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
“遇见艺术”
让文化从殿堂走向市井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急促而有韵律的锣鼓节奏,潮阳英歌舞的豪迈之气破阵而出。男子英歌队队员们翻飞跳跃,击槌声、呐喊声排山倒海;女子英歌队妆容清新、步伐轻盈,红绿两色刀马旦装束柔中带刚……2月22日下午,“遇见艺术”惠民演出——潮阳英歌舞在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精彩上演,涌动的人潮中,人们举起手机记录精彩时刻。
这场潮阳英歌舞表演是2025年全国鼓王大会拉街巡游暨惠民演出中的一场。当日,2025年全国鼓王大会在正定举办,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14支锣鼓队伍同台炫技。集中展演结束后,参演鼓队还把“遇见艺术”惠民演出带到了石家庄市多个景区、街区。
“我经常在抖音里刷到英歌舞表演,没想到能在家门口近距离观赏,很新奇,演员们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太过瘾了。”石家庄市新华区市民张丽芳激动地说。据悉,2025年全国鼓王大会期间,为期两天的“遇见艺术”惠民演出还走进了解放广场、德明古镇、石钢遗址公园等地,让人们近距离感受鼓舞的魅力与韵味。
“作为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活动,旨在通过多维度的艺术介入方式,引导和鼓励文化艺术进景区、进街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遇见艺术”惠民活动,强调艺术与民众互动,就是让文化艺术从殿堂走向市井,从专业圈层融入大众生活,不断丰富文旅业态,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拉动文旅消费和经济发展。
“遇见艺术”全省各地都在火热举办。去年,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开展58场“遇见艺术”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将精品文艺节目送到市民身边;全省开展地方濒危剧种演出、戏曲名团名剧演出,并通过“遇见艺术”戏曲快闪形式,让大家与戏曲“零距离”接触……今年,河北省将创新工作举措,广泛开展“遇见艺术”惠民演出和“双争有我”群众文化赛事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大家唱、大家跳、大家演、大家赛”的浓厚氛围。
“四季村晚”
唱响燕赵新农村之歌
红灯高高挂,锣鼓声声响。2月11日,记者来到定州开元寺塔广场,一幕热闹非凡的景象映入眼帘,非遗市集摊位林立,刚出锅的卤煮鸡香气扑鼻,定州缂丝精巧细致,定瓷细腻莹润。这场属于百姓的文化盛宴中,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广场的舞台上。音乐响起,河北省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暨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村舞《腰鼓迎春》以热烈的节奏,精彩的表演“点燃”全场。
“定州秧歌戏戏文浅显,明白如话,是咱定州亮丽的文化名片,为促进秧歌戏曲文化交流和发展,咱们即将成立定州市秧歌剧团……”主持人话音刚落,定州秧歌戏《三进士》便登上了村晚的大舞台,解家庄村兴定秧歌剧团的演员,用高超的演技,让大家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当天的活动,将传统非遗展演、民俗文化体验、乡村美食品鉴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看得见历史、品得到乡愁的文化盛宴。
不仅在定州,河北省各地村晚围绕本地特色,千枝竞秀。黄骅市旧城镇小堤柳庄村花会村晚上,高跷、麒麟舞等轮番上演,为百姓奉上一道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首届德胜乡村振兴大集活动,不仅有好看的文艺演出,还设置了张北特产、文创等,为游客提供多元文旅消费场景。在阜平县骆驼湾村、承德市双滦区大贵口村等地,村晚也在精彩上演,或邀请国家院团知名演员前来助阵,或进行线上直播,营造了浓浓的欢乐气氛。
“村晚的魅力,源自其接地气的力量,在这个舞台上,大家没有距离感,只有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纯粹的乡音,每一段歌舞、每一场表演,都是百姓用心编织的乡村故事,浓缩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地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他们将创新惠民新场景,构建惠民新格局,持续开展一系列主题性、融合性、趣味性村晚活动,让“四季村晚”常办常新,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特色文化大秀场、文旅融合大平台。
提质增效
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
不久前,河北省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走进井陉县,除桃林坪花脸社火、南峪太平车等众多彰显地域特色的节目外,来自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老艺术家,为大家带来了舞蹈《天边》、歌曲《同唱一首歌》等节目,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文化惠民让老百姓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去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实施了“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河北文化传承行动”,旨在借助和发挥老艺术家传帮带作用,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水平高的文艺骨干队伍,真正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
截至目前,河北省首批32个县(市、区)已与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近百位老艺术家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演员刘小丽、原智等老艺术家们表示,基层干部群众的生活实践激发着艺术家们的灵感,希望更多艺术家加入这个队伍,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此外,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实施基层文化志愿者“繁星计划”,吸纳、引导群众身边的文艺骨干、乡土文化能人广泛参与文化志愿服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自我有效供给,进一步激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文化发展的新格局。(记者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