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姐,看了您几年的文章了,非常认同您的观点,现在想请教一个置换问题,我们的房子在亚运村欧陆经典,四居室,是一个塔楼户型,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平时只有我们两口人住,考虑到现在家里不需要那么大了,同时这几年塔楼确实是在走下坡路,所以我们想换一个板楼3居,有两个选择我们现在举棋不定,到底是在朝阳换,还是海淀换,朝阳我们的生活圈子比较熟悉,海淀的话可能会超点我们的预算,但也能承受,想请您给指点一下!
房姐回复:
两个维度:产品维度和区域维度
先看产品维度,真的要给你点赞,很多人是完全没有你这种先知先觉的想法的,这几年我们团队跟踪过几个类似于欧陆经典塔楼产品的小区,发现这种产品的涨跌幅度平均(-20~10),其中塔楼4居室的涨跌跨度最大,跌幅下限很大,涨幅上限很小,2居和3居室跨度还好一些,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一个,产品迭代!
15年前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这三大品牌占据了中国80%的市场,现在都成纪念品了;5年前你走在路上看到的新能源汽车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有力量,现在呢,电车已经普及了;我记得刚在北京参加工作入职的时候,拍照就找科达,现在科达已经完全消失在北京的街铺了;北京昔日高高在上闹市中心的百货商场,已经关闭的寥寥无几了,海淀曾经富婆的购物天堂,当代商场拆了,双安完全没有了人气;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你自己去观察。
这就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而这些塔楼小区都是2000-2005年左右那个时间盖出来的产品,20多年过去了,年久失修,小区本身就存在很多毛病了,并且还是4居室的塔楼,一般买4居室的都是改善升级的家庭,对品质是一定有要求的,轻易不会买的,其次当年花钱买4居室的人,都是那个时候的富人,这些人更需要升级住房,所以导致这种塔楼的4居室,接盘的人不愿意接,持有的人不想要,这就是典型的“大户型综合症”,你说尬不尬。。。
区域维度,先摆摆数据,2024年海淀GDP 1.1万亿,稳居北京第一,朝阳是0.84万亿,光这个数字可能不够直观,我再给你补一个更吓人的,北京的AI企业,海淀一个区就占了70%,1300多家!不是开玩笑,这可是实打实的数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一点不假,你看这些年海淀的房子,相比其他区域,算是坚挺得很了,就是因为有真金白银的产业支撑!
凭心而论,朝阳虽然也不错,但是相比海淀的高端科技、人工智能真是相差甚远,海淀现在是真的在往上走,光是今年,海淀就要引进368万平米的产业空间,上千家企业要进驻,再加上海淀的高校和教育,如虎添翼,人都来了,房子自然就带活了。
所以,我一直都建议大家有条件的往海淀走,没条件的创造条件,涨不涨先不说,最少不赔钱,别的区域可没这个硬实力。
最后再提醒所有人,手里持有塔楼四居室的,除了个别的像世纪城,万柳,东西城次新还好一些之外,其他的都要小心了,能卖就卖,能换就换,换不了也卖不掉的,也要想办法激活。
#房产 #北京楼市 #北京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