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军最高将领解职,特朗普这一招的确太狠了。
他这样的举动,足以显示他想做就做、敢作敢当的铁腕作风,目的何在呢?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1日晚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已经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解职,将任命空军中将丹·凯恩接替他的职务。
按照美国的制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美军的最高将领,其角色相当于美军总司令,是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
布朗在2023年5月25日,被拜登提名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接替马克·米利。当时,很多美国人对此不解,布朗绝非最好的人选,怎么拜登就提名他担任参谋长联联席会议主席呢?
直到9月20日,拜登的提名在参议院以83票赞成、1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10月1日,才开始正式就职。这样多的反对票,参联会主席这个人选的投票结果,在美国是很少见的。
从提名到投票,跨度达到5个月,足见美国对拜登的提名争议很大。但最终,拜登经过了几个月做工作,最终还是成了。
算一算,布朗上任至今仅仅一年零四个月,远未达到两年的规定任期。特朗普为何要在布朗的任期还没满的情况下,解除了他的职务呢?
第一,这是特朗普要“清理队伍”。因为布朗是拜登提名并最终任命的,布朗是拜登的人,未来在执行特朗普的命令可能会出现打折扣的问题。而特朗普这一届总统的人事任免,第一要求是“绝对忠诚”,布朗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
第二,布朗是非洲裔,当初拜登提名并任命他当参联会主席,有一个重大的动机是为了他的连任竞选。而要竞选成功,那就需要更多的选票。于是,拜登针对特朗普具有明显的种族主义特点,有意在很多岗位上任命美国的第二大人种非洲裔。甚至连他的白宫发言人也是非洲裔。根本目的是为了赢得非洲裔、拉美裔和亚洲裔等外裔选民的支持和选票。
第三,特朗普不仅清理队伍,他还要铲除腐败。在直接解散了最浪费资金、以干涉他国内政、颠覆他国政府为使命的国际开发署之后,特朗普的三板斧分别砍向了财政部、国防部和教育部。特朗普多次说过,这些部门存在大量的浪费性和贪腐性开支,而马斯克领导的效率部已经开始下手。
但在我看来,特朗普这一切的举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动机,那就是对拜登及其亲信进行“秋后算账”,他要对构陷和涉嫌谋杀他的拜登,进行强力报复。
美国接下来的大戏,将会更有看头。别看拜登现在很老实,几乎不露踪迹。但特朗普一定不会放过他,会让他在退休以后成为“聚焦人物”。拜登的结局或许很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