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2月22日报道,因为“埃隆·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的角色明显威胁加拿大主权”,加拿大民众发起国会请愿书,呼吁撤销马斯克的加拿大公民身份。截至22日晚上,该请愿已获得来自加拿大各地的超34000个签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对加拿大产品征收大规模关税,并公开表示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这引起加拿大民众的愤怒。请愿书称,马斯克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顾问,从事了违背加拿大国家利益的活动,要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撤销马斯克的公民身份和加拿大护照。
加拿大超3.4万民众联署请愿撤销埃隆·马斯克的公民身份,这场看似针对个人的抗议,实则是全球化时代资本权力与国家主权矛盾的集中爆发。从特朗普政府施压加拿大,到马斯克游走于美加之间的双重身份,事件背后暗藏三重结构性冲突。
特朗普宣称“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并威胁加征关税,本质是单边主义对盟友体系的侵蚀。马斯克作为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其推动的星链军事化、美加数据主权谈判等政策,被加拿大民众视为“经济吞并代理人”。这种将跨国资本领袖与地缘扩张绑定的策略,彻底点燃了加拿大的主权焦虑。
马斯克凭借母系血缘获得加拿大国籍,却在特朗普政府深度参与损害加拿大利益的决策,例如推动北美能源协议偏向美国页岩油企业、支持限制加拿大汽车零部件进口等。其“既是加拿大公民又是美国政策操盘手”的双重角色,挑战了现代民族国家对公民忠诚度的基本预设。加拿大法律虽允许撤销“损害国家利益者”的国籍,但司法实践中缺乏处置跨国寡头的先例,暴露出主权国家在应对“超国家资本权力”时的制度短板。
加拿大民众的抗议绝非孤立事件,事实上,马斯克掌控的星链和X平台已深度介入俄乌冲突,欧洲多国酝酿以《数字服务法》限制其影响力;跨国科技巨头以“企业家顾问”身份渗透主权决策的模式,恐被复制于其他国家。
当马斯克这类“无国界资本家”既能左右五角大楼的卫星合同,又能动摇中等强国的公民身份体系。加拿大请愿事件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两个迫在眉睫的命题:如何约束科技寡头的政治化扩张?又该以何种新契约平衡资本流动与主权尊严?答案或许仍在寻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