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榆雯(女)……理事会共47人。”

“会长文光、副会长文正敏(女)……共14人,秘书长(兼)潘定国。”



2025年2月22日,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现场。(杨仁海 摄)

2月22日,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掌声阵阵,笑容满面。主持人在会上先后宣布了新当选的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及班子成员名单。

《凯里市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回顾,6年来,凯里市苗学会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为:

——推进苗族古歌古辞碑林园建设,现碑林园立碑232通,成为全国唯一苗族古歌古辞碑林园。

——开展喜迎建党百年和党的二十大活动。

——挖掘整理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搜集了苗族古歌、酒歌、飞歌、创新苗歌等,已拟编《凯里苗歌》(第二辑),其中,以《苗族古歌》——巴拉河流域开怀片区”为名,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收集编辑《苗族高排芦笙乐词谱》《凯里民族传统节日》。舟溪分会完成微纪录片《大中“四·八”》《龙氏祭尤节》《石青稻草粑节》《吴氏灰糟节》等,并融入“贵州村T”活动。



2025年2月22日,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员代表们举手表决通过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杨仁海 摄)

——善用苗语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以苗语翻译了学习习近平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提纲》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还翻译了《科学预防疫情 从我做起》等,并通过凯里市人民广播电台广播。

——规范湾水、舟溪、挂丁、凯棠利别牙五大服饰文化圈的称谓。



、2025年2月22日,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听取和通过《工作报告》。(杨仁海 摄)

会上,来自凯里市苗学会及其9个分会,共890名会员代表,听取和审议通过《凯里市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并通过举手表决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苗学会领导班子。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州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市之一,苗族文化非常浓郁,有“苗岭之都”和“苗岭明珠”的别称。



2025年2月22日,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员在吹木叶歌。(杨仁海 摄)



2025年2月22日,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员们在吹奏芦笙。(杨仁海 摄)

凯里市的苗学研究工作,自上世纪50年代中央苗语调查研究工作队进驻凯里市,开展苗语的调查研究工作以来,一直走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凯里市的苗语被确定为苗族中部方言区的标准音,同时涌现了像许士仁、张永祥、李廷贵等一批全国知名的苗学研究泰斗。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时代命题。

“我深感使命光荣,更觉责任重大。”新当选的会长文光表态发言,努力构建“老中青传帮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格局,善用现代工具,AI技术、DeepSeek、跨文化比较等新方法、新载体,推动苗族文化研究与现代生活互动发展,积极策划更多“听得懂、传得开、留得下”的各类文化活动,让民族文化研究成果更多融入大众生活,让民族文化常用常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技艺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不断历久弥新,永世传承。



2025年2月22日,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表扬一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先进个人”》。(杨仁海 摄)

会上,还表扬了一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先进个人”,向受聘的凯里市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颁发《聘书》,邀请省文史馆员雷秀武作了专题讲座《把握好苗语地名含义有助于民族文化研究》,进行民族歌舞表演。(通讯员 杨仁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