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在参加军方活动时警告称,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随时准备重返激烈战斗,作战计划已准备就绪”。内塔尼亚胡还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不会统治加沙地带,加沙地带将实现“去军事化”,哈马斯的战斗力量将被瓦解,所有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人员都将返回家园。以方将在加沙取得“全面胜利”——这可以通过谈判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

内塔尼亚胡的言论再度引发了外界对于已经十分脆弱的加沙停火协议的担忧。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落实过程磕磕绊绊,直到最后一刻才勉强达成,谈判双方随即将直接面对在战后加沙管理问题上的尖锐矛盾。协议规定,加沙第二阶段停火的主要内容是“放人换撤军”,即哈马斯释放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从加沙全面撤军。但由于美国新政府的全力支持,以色列右翼政治力量在加沙停火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强硬,要价也随之抬高,试图获得对加沙地带完全、彻底的控制。以方已经明确表态,加沙地带需要进行彻底的“去军事化”,不可能允许“黎巴嫩真主党模式”在加沙出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也不得参与战后对加沙地带的管理。对于哈马斯而言,退出加沙意味着该组织“名存实亡”,这是其根本不能接受的。该条件也意味着,哈马斯将失去推进停火、实现和平的动力。若哈马斯不参与未来的加沙治理体系,巴民族权力机构又被排除在外,巴勒斯坦将彻底失去加沙地带的土地。

“消灭哈马斯”“加沙去军事化”等要求,直接危及巴以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和加沙的前途命运。若双方谈判破裂,停火协议将被撕毁,加沙将再度深陷战火,加沙民众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将持续。对此,中方强调“加沙停火一旦实现,绝对不能再启战端”,并重申了“两国方案”这一根本办法对于解决巴以冲突的重要性。任何与“两国方案”背道而驰的方案都不可能换来真正的和平,有关方面应区分轻重缓急,务实规划和推动停火短期任务与重建长期目标得以顺利实施,让“两国方案”保持生机。巴以局势越是危急,国际社会越要正本清源、凝聚共识,让巴以和平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上来。

首先,“两国方案”的重要意义不容置疑。2月17日,“两国方案”国际联盟第四次高级别会议在开罗举行。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代表廖力强在会议上发言时就表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唯一现实出路。巴以冲突反复爆发,对双方而言都是悲剧。巴以双方需要展现足够的政治担当和智慧,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让“两国方案”能够真正实现。

其次,实现巴以和平需要正确的方法论。巴以冲突的根源是“两国方案”未得到落实,无视这一基本事实而一味追求“绝对安全”的想法,注定是缘木求鱼。况且,“去军事化”治标不治本。“两国方案”得不到落实,以怨报怨的逻辑就不会停止,以暴易暴的循环就不会结束。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在加沙地带建立代表性充分的包容性政府,才能解决加沙战后重建和治理问题,真正有利于加沙的长治久安。

再次,维护加沙地位是“两国方案”的底线。加沙是《奥斯陆协议》规定目前尚存的两块巴勒斯坦自治领土之一,因此,处理加沙的地位与归属问题是落实“两国方案”的重要步骤。加沙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家园,不应成为国际政治的牺牲品,“巴人治巴”是加沙战后治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加沙归属的改变将是历史的倒退,将掏空“两国方案”的基础,最终葬送整个中东和平进程。对此,国际社会应保持高度警惕。

在中东地缘政治急剧变化、中东力量对比的脆弱平衡被破坏的情况下,加沙停火面临的不确定性只会越来越多,好不容易迎来的和平随时可能再次生变。面对危如累卵的局势,国际社会更应保持清醒,反对绥靖主义,克服悲观主义,强化“两国方案”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基础性地位,坚定不移地致力于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