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强调,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大量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当前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在当前情况下,应该尽力推动城市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特别是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各类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以缓解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存在的人才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畅通城乡人才对口支援、合作交流机制

对口支援、结对帮扶是我国独创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它通过发达地区和相对欠发达地区之间的长期对口帮助、支援和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加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真正体现。

我国目前不少地区也有城乡之间的干部双向对口交流、挂职制度,这对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基本素质、促进农村青年人才的成长,从而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是有很大帮助的。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城乡之间的人才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还没有成为统一的制度。为此,建议参照现有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成功经验,各省区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从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好、开拓创新意识好的中青年干部对口支援相应的农村地区,破解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人才瓶颈。同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将其纳入干部考核和提拔体系之中。

二、大力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全面提升素质和能力。

从总体上来看,工作在乡村第一线的一大批农村基层干部仍然是目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人才力量。因此,如何尽快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当前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议充分发挥各地高校、党校、科研机构的特长和优势,集中优质专业教师和业内专家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开展对乡村基层干部的重点培训工作。

针对当前乡村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等现象,在一些高校、科研机构特别是涉农高校建立相应的专门通道和机制,为乡村基层干部的学历提升提供适当的便利。同时,提升涉农职业教育水平,鼓励职业学校与农业企业等组建产教联合体。此外,还应该鼓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基层干部,通过实地挂职、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强互相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做实各项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全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专业人才严重紧缺,特别是青年人才总体数量偏少、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比例偏低等现象,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过去几年中,我国虽然陆续出台了不少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赴乡村地区就业创业的政策,如“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但从总体上看,效果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各项政策之间相对独立和分散,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合力,同时各地在对各项政策的理解和落实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建议在国家层面整合现有各项计划,统一出台一揽子全面鼓励和促进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使其更加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政策的宣讲、解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大力宣传和表彰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中的先进典型和模范,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带头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乡村CEO”制度,以市场化手段来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

被称为“乡村CEO”的农业经理人,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的熟悉农村、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专业人才,从2019年开始,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正式将其列入新职业。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发布的《农业经理人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经理人从业人员已超过286万人,但全国“乡村CEO”仍有150万的需求缺口。

“乡村CEO”制度打破了当前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区域、职称、专业、资历等各种限制,而且可以尽快且有效地突破我国不少农村地区面临的人才紧缺瓶颈,是以市场机制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创新和探索,特别适合一些本地人才总量匮乏或者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农村地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乡村CEO”制度无论是在我国一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试点,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其总体的发展方向值得肯定。建议各地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乡村CEO”制度,如每年从涉农财政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对“乡村CEO”进行定期培训,帮助其更好地熟悉和了解农村,提高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同时,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对“乡村CEO”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为“乡村CEO”制度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配套政策和社会环境。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

原标题:全国“乡村CEO”有150万的需求缺口!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还有哪些招?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王如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