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时间,还是拼题材
随着国内手游市场增长放缓,很多厂商也已经早早开始探寻新的增量,纷纷布局跨端产品以及近几年增长明显的PC产品,在运营上也更加倾向全球发行等等。
但这种迹象并不意味着厂商会放弃挖掘手游的原生用户,除了在长线运营的产品的新版本中持续提供更加新奇的版本内容外,也开始寻找那些手游上并不常见的体验,通过更加独特的玩法、内容来挖掘细分用户。
在这样的趋势下,反倒再一次刺激了“端转手”赛道。在模拟经营、ARPG、MMO、SOC赛道上,均有此类产品出现,就比如说网易的《冰汽时代:最后的曙光》、腾讯天美的《怪物猎人:旅人》、腾讯光子的《FF14手游》,都是基于端游知名游戏的“端转手”产品。
而这一次与此前玩法选型性质的“端转手”不同,在这些产品中,我们发现厂商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在手游上呈现原作的核心体验,甚至为了还原这种原汁原味的游戏体验,在产品的商业化模式上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让步。
而“端转手”产品能否在不同赛道中取得良好的表现?恰好,近期在海外开启测试的《Rust Mobile》(国内暂用名为《代号:前哨》)也正是其中之一,笔者也借着这款产品,来聊聊自己的看法。
为何会选择《Rust》进行端转手?
端转手的前提,自然是原产品已经经过PC、主机市场的验证,并且还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以及较为庞大的受众,而《Rust》也正符合这样的条件。
自2013年12月发布抢先体验版以来,《Rust》销量迅速增长,2014年1月已突破100万份。到2021年2月,销量超过1200万份,成为Facepunch Studios最成功的游戏之一。而作为一款买断制产品,《Rust》反而如同长线运营游戏那般经久不衰,即便是到了今天,游戏在Steam上的峰值玩家也能够保持在15万以上。
《Rust》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其体验的独特性,基于SOC+RB玩法融合,无论是在生存领域,还是在竞技领域上,《Rust》的生存竞技体验都及其独特。其二是持续的官方持续运营,一方面官方定期重置服务器,来重置游戏环境提升重玩价值;另一方面官方也持续推出新的内容、优化以及活动,同时还支持MOD,进一步延长了游戏的寿命。
当然,其中最关键的部分,自然要数《Rust》独特的产品体验,而这也是《Rust Mobile》所注重呈现的部分。
《Rust》究竟独特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是它的玩法。《Rust》将有着较强短期驱动力的SOC玩法与PVP进行融合,进而打造出了具有强驱动力、强社交体验的PVP模式。
具体来说,《Rust》采用SOC的底层玩法,开局玩家只有一块石头一个火把,玩家需要开采地图物资来“白手起家”。但与大多数SOC游戏不同的是,《Rust》局内引入了PVP机制,在非安全区内允许玩家间相互攻击,并且可以拾取被击败玩家所掉落的资源。
相较于将物资带在身上,更安全的做法是将物资放置在家园据点中。围绕这一点,游戏在建造玩法上也融入了大量PVP机制,例如安全门、围墙等前期玩家难以攻破的建筑,以及自动炮等防御性设施等,但同样的,避难所虽然坚固但并非牢不可破,若一旦被其他玩家攻破,玩家在局内的所有劳动成果也将被其他玩家掠夺。
由此形成的“抄家”玩法,成为了《Rust》最刺激且最具风险内容,也成为了很多核心玩家的局内目标所在——掠夺其他玩家更多的资源,并利用资源优势进行“滚雪球”。
而同样受到PVP元素影响的还有科技树系统,与传统SOC游戏类似,玩家还可以搜集特定物品类解锁蓝图,利用物资与废料来生产物品。从制作台到武器装备,从一开始的木质弓箭到后来的热武器,科技提升所带来的优势,这一具有较强短期驱动力的玩法,在PVP的进一步放大下,化为了更强的短期驱动力。
能够看出来,《Rust》中的SOC玩法与PVP玩法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的,玩家在SOC中攀升科技树、积累物资,也能够让玩家在PVP中取得更多的优势。同时在PVP中获取的资源物资,也能够玩家加速成长,在两种强驱动力所构成的玩法循环下,成为了吸引玩家的核心魅力所在。
而《Rust》玩法的另一个特点,是由玩法自由度所实现的多维社交体验。玩家可以在《Rust》内挖矿砍树、种田、建造避难所、PVP掠夺其他玩家资源、探索据点等等,虽然玩法十分多样,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玩家以及队友在这场生存博弈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围绕这一点,游戏实现了分工协作的社交模式,善于打架的玩家可以去野外掠夺其他玩家的资源,以及探索那些有着高危AI敌人的遗迹据点;善于建造的玩家可以打造避难所、修建电路、以及工作台、防御性设施等;而无论是打架还是建造,都需要大量物资的支撑,这也让看似最平庸的矿工种田党玩家,却能够在团队中获得较高的地位。
可以说,这样的社交模式能够让每一名玩家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在强劲驱动力的作用下,让玩家深深沉浸在游玩的乐趣中。
而这就是《Rust》为何作为一款买断制游戏,却能够实现长青的关键。
手游原生用户接受程度,是《Rust Mobile》最大的挑战
《Rust Mobile》从内容上来看,几乎做到了还原端游原汁原味的体验。首先地图内的各种资源点、中立区几乎尽数还原到游戏内;其次在科技树以及避难所建造以及PVP等核心玩法上也端游大致相同,并且在此基础上也加入了更加清晰的目标指引。
但考虑到《Rust》也存在几处无法忽视的痛点,也让想要尽可能还原端游体验的《Rust Mobile》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PVP下,较快的竞争节奏且复杂的玩法信息所导致的较高上手门槛,以及与其他玩家博弈失败后,产生的明显挫败感等等。这些硬核的游戏体验也意味着游戏将更加挑受众,想要在原生手游用户中找到这一批用户,也实属难度不低。
不过好在有着各种战术竞技射击手游(例如《和平精英》)以及SOC产品(例如《饥荒》、《七日世界》)等产品的培养,即便是取两者交集,也是有着一定的用户量。
其次是围绕“抄家”的PVP玩法,所诞生出的高肝度体验——下线的时候可能会被其他玩家“抄家”。而这样的游玩模式其实并不太容易适配移动端碎片化的游玩环境,会大幅度增加玩家的“负担感”。
而针对上述问题,《Rust Mobile》也进行了一定的轻量化改造,在原作多维体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种对局匹配模式来优化体验,例如“情报模式”便是还原了端游模式,并通过提高玩家的资源收集效率、缩小地图来加快对局节奏,通过降低单局耗时来降低玩家的负担,将聚焦核心体验。
模式的划分,也意味着游戏能够在后续的测试、上线中,推出更多体验聚焦的模式,在降低负担与上手门槛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偏好的玩家。例如放开资源聚焦避难所建造的“据点攻防”玩法,聚焦PVP对战的“资源点争夺”玩法等等。
尽管这些设计能够大幅度降低《Rust Mobile》的上手门槛与玩家负担,但毕竟游戏还是以还原端游体验为核心,在底层玩法固定下,也让《Rust Mobile》对比传统竞技手游显重度。
而《Rust Mobile》另一个挑战则是游戏的商业化。在商业化模式上,《Rust Mobile》并没有引入数值相关的内容,而是类似端游采用了售卖皮肤的方式,例如枪械皮肤、建造皮肤等等。
这样的商业化模式有弊有利,首先好的一方面是,在局内多样的社交模式下,对比传统竞技手游,《Rust Mobile》的皮肤的确能够更好实现玩家社交彰显需求,玩家的付费意愿也会更高。
而另一方面,游戏想要通过买皮肤实现营收的前提,是能够有着一定数量的用户底盘,而从《Rust Mobile》的玩法模式上来看,也注定这是一款比较挑受众的产品,如何把用户底盘做大,挖掘更多的手游领域更多的原生用户,成为了《Rust Mobile》的首要难题。
在这一点上,或许可以尝试加入“托管”机制。比如在玩家下线且被其他玩家“抄家”时,可以托管给AI,让其进行抵御敌人,并在战后也加入托管自动修复避难所等等,来大幅度降低玩家下线时的负担。
但总得来说,无论是《Rust》具有强驱动力的玩法构筑,还是多样化的社交模式,这样的独特核心体验也的确不应该只存在于端游之中,《Rust Mobile》也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新一轮的SOC大战在即,这次不只是拼题材、品质,还拼玩法与内容塑造
从《Rust Mobile》的诞生,其实也反映出了另一点变化,那就是SOC手游赛道的竞争开始加速。
受益于开放世界手游、帕鲁like手游的探索与发展,处于两者交集的SOC手游(网游)品类也呈现出高速发展姿态。从一开始加入生存设定、以MMO为主体的一代产品(例如网易《明日之后》),到聚焦于开放世界、生存体验以及独特表达,这一体验更加聚焦、细分的SOC二代产品,也仅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
对比一代产品,二代产品最明显的特征便是越来越聚焦于原汁原味的SOC生存体验,而非一代产品那样“生存元素只是其他核心玩法的点缀修饰”,同时在产品的内容表达上,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特色,通过更加独特的题材内容呈现,来吸引不同喜好的玩家。
而部分二代产品并不局限于传统SOC玩法,基于产品自身的表达来对SOC的玩法底层进行融合与创新。例如网易《七日世界》便是在SOC的基础上加入了“SAN值”的设定,来贴合产品怪谈的风格,同时大世界探索也与怪谈题材结合,实现了各种灵异事件的游戏体验。也正是《七日世界》通过题材与内容表达的另辟蹊径,成为Steam畅销榜名列前茅的存在。
又比如说腾讯北极光《荒野起源》,通过恶劣且随机的动态环境来进一步深化生存、建造要素,并且为了符合科幻与复古题材的表达,采用了相对独特的冷兵器的战斗模式。同时游戏还结合探索、建造、战斗核心玩法与题材表达,推出了机械兽外形的“玛卡”来丰富游戏体验。相对于以往的SOC产品,《荒野起源》摆脱了“重MMO”“重社交”的游戏体验,转而采用了更加纯粹的内容、玩法方向。
甚至,还有类似《Rust Mobile》这一注重还原端游PVP+SOC玩法的《方舟生存进化手游》,并且“驯养恐龙”的设定,对比《Rust Mobile》也有了明显的玩法差异。
尽管二代产品对比一代产品有了极为明显的进步,而这些产品也让整个SOC手游赛道的细分品类也越来越丰富,SOC手游爱好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入局,越来越多的优质新品涌现(例如灵犀互娱的《荒原曙光》),也不可避免的加剧了SOC赛道的竞争。同时,年前大热的帕鲁like赛道,也的确分化了一部分更偏爱生产建造的SOC用户。
无论是五花八门的题材,还是独具巧思的玩法融合与创新,亦或是注重内容、社交、PVP等不同的产品方向,在二代产品孰强孰劣上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若是回看《Rust Mobile》,其SOC+PVP玩法、社交体验的独特性,以及用户认知度,也的确在整个SOC手游(网游)品类中有着一定的机会,但能否做到突围,恐怕时间才能够给出答案了。
*爆料丨合作丨招聘:点击或戳微信号 luoxuanwan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