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上汽通用汽车在上海举办经销商合作伙伴峰会,以“向好、向新”为主题,向外界展示了其应对行业变革的决心与路径。

事实上,无需回避,无论何种经营业态下的经济实体的“经销商合作伙伴峰会”都是一场最现实的对话,看不到发展希望,没有正当的利益可图,所谓峰会的价值和意义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上汽通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月度销量环比实现六连涨。

2024全年累计终端销量超67万辆, 上汽通用在2024年演绎了一场逆风翻盘的极限剧情。

1月13日,在上汽通用汽车2025新春媒体沟通会上,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如此评价上汽通用的现状:

终端销量回稳,经销商回血,第四季度利润回正,体系信心回来了。

卢晓的这番精炼而精准的评价,为如今这场经销商峰会做出了最坚实的铺垫。

而上汽通用也有能力、有信心让所有到场的经销商伙伴们感受到言之有理,言必行、行必果的企业魅力。

还是有必要具体看一看,峰会都说了什么?

其实主要讲了三件事。

第一,产品与技术布局。

主题词,新能源与燃油车双轨并行。面对行业电动化浪潮,上汽通用提出“新老赛道并举”策略,既加速新能源渗透,又深耕燃油车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赛道必然首提,而2025年及未来三年,都将是上汽通用在该赛道技术驱动与产品爆发大年。

超级融合整车架构与升级之后的奥特能2.0平台是上汽通用技术驱动的两架马车。

前者作为2025年推出的全新架构,它支持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形式,兼容轿车、SUV、MPV等车型,轴距覆盖2800-3300mm,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拓展性。

后者则从纯电驱动升级为多元动力平台,搭载准900V高压架构和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50公里,2026年快充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至8C以上。

事实上,如果非要厘清超级融合整车架构与奥特能2.0平台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更中国”。


全新的超级融合整车架构,就是为迅猛发展的国内智能电混市场而专门研发的。

而奥特能平台从1.0升级到2.0,也是为了将智能电车的市场战力拉满到国内一线的水准。

在这两架技术马车的拉动下,上汽通用2025-2027年将推出12款全新新能源车型,覆盖别克、凯迪拉克品牌,包括高端MPV、轿车及SUV。

例如,别克2025年将推出首款搭载L2++智驾功能的新能源轿车,凯迪拉克LYRIQ-V则将树立电动性能标杆。

再看燃油车赛道。

上汽通用在燃油车赛道心无旁骛,主打一个“智能化赋能传统优势”发展思路。

通过延续“油电同智”策略,打造“最智能的燃油车”。

上汽通用将在2025-2027年期间,焕新8款燃油车型,聚焦高价值细分市场,通过智能化、网联化升级提升竞争力。

其实,这段话的关键词有两个。

一个是“焕新”,表明在燃油车领域,未来三年上汽通用不会推出新品类,但一定会最大程度地提升现有车型的价值。

而提升的方向就是另一个关键词,“最智能”。关于如何兑现最智能的目标,上汽通用给出了答案。


第二,智能化突破。

主题词,从曾经的追赶者到如今的行业第一梯队。

智能化是此次峰会的另一核心议题。

上汽通用提出,2025年其智能化水平将从“追赶者”跻身合资企业第一梯队,并在政策允许时率先量产L3级智驾产品。

关于智能座舱,沉浸式体验与生态融合是重点体现。

比如,实现搭载最新一代芯片,支持8屏联动与50英寸AR-HUD,构建多模态交互场景的硬件升级,深度整合DeepSeek-R1与文心一言AI大模型,实现端云融合的智能中枢,并与音乐、视频、游戏等生态伙伴合作,丰富车载内容。

关于智能驾驶,高阶功能与极限场景覆盖是重点。

从2025年起,上汽通用承诺,全系新能源车型标配L2++级智驾功能,涵盖城市/高速领航、动态泊车等场景。智驾平台预留L3能力,未来可快速升级。

同时,针对紧急避障(AES)、复杂停车场等极端场景,将逐步推出专项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2015年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就成立了软件中心;

2023年11月,上汽通用汽车软件及数字化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整合了组织与资源,真正实现了由合资企业层面进行智能化与软件开发的落地。

过去上汽通用是合资品牌智能化第一梯队的成员,从2025年开始,上汽通用有信心跻身行业智能化第一梯队阵营。这就是智能化“突破”的意义。

第三,渠道与营销革新。

主题词,以经销商盈利为核心。

既然是经销商合作伙伴峰会,渠道改革必然提及。面对2024年行业价格战与库存压力,上汽通用通过“以销定产”“大单品策略”等举措,全年去库存超20万辆,经销商盈利面显著提升。

2025年,渠道健康化与用户体验优化成为重点。

渠道健康化层面,退出低效产品线,聚焦打造“极致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行“一口价”政策,减少经销商价格战压力,转向服务能力建设。

一言蔽之,精简型谱、资源集中。

用户体验优化层面,所有车型的数字化功能100%由本土团队开发,确保更贴合中国用户需求。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例如,在2024年凯迪拉克XT5参数图片)用户反馈实体钥匙需求后,公司仅用数日即推出解决方案。

一言蔽之,延续快速响应,坚守本土化开发。

不难发现,此次峰会,不仅仅是面对经销商伙伴的一场发展汇报,更是企业战略转型的郑重宣示,是合资车企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的关键转折点。

即,上汽通用将彻底摒弃“市场换技术”的旧观念,全面进入到“本土化引领”的新时期。

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中写到,“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也就是说,看一个人,应该看他做了什么,而不要去猜测他内心的想法。

面对上汽通用这场新时期下的关键转折,或许是个例外。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了上汽通用做了什么,将要做什么。实际上,很有必要去探究上汽通用的内心想到了什么。

而这一段一气呵成的心路历程,应该是上汽通用区别其它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可以爆发更大能量的核心要素。

股东协同与决策效率的提升,是这场转折的基本前提。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强调,股东双方(上汽与通用)已达成一致战略方向,将通过资源整合、资产优化和产品创新,推动上汽通用成为合资2.0时代的“领航者”。


通用汽车中国总裁何思文亦承诺,将提供全球领先的技术支持,确保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卢晓则明确表示,目前,上汽通用已掌握电动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并整合了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的优势资源,实现了产品自主定义权,这在合资车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如此,基于转折所有的具体工作可以最大程度有所收获的逻辑就成立。

因为股东协同的战略意志是坚定的,所以产品自主定义权这关键一环,可以得到切实落地,最终形成决策效率提升战略手段。

透过峰会的具体内容来看,上汽通用首先想到了“技术迭代与市场认知的平衡”。

奥特能2.0和超级架构技术是具备领先性的,但它需要强化品牌来予以匹配。所以,渠道健康化与用户体验优化是必须强力介入的工作内容。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的加持下,品牌突破效应明显。

尽管我们听到很多车界大佬们言过其实的表述,但不可否认,在一场场虚虚实实的品牌秀中,大多数自主品牌有效避免了“重研发、轻营销”的短板。


上汽通用大概率不会介入到针锋相对的口水战中去,但从转向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切入点,强化品牌传播,提升品牌美誉度是肯定要去践行的。

其次,上汽通用一定还考虑到了,智能化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如何突围、破圈的问题。

上汽通用是上汽+通用。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全球化技术标准与本土化需求间找到平衡点,始终是上汽通用适应变化,并在变化中利于不败的必修功课。

以不变应万变是一种方式,以我之变与环境之变同频,也是一种方式。

显然,思考之下,上汽通用选择了后者。

所以,在这场关键转折中,上汽通用有技术创新,也有技术升级;

有管理变革,有主体坚定;

有营销策略延续,有智能科技突破;

有确保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妙方,也有确保渠道健康稳定的良策。


无疑,上汽通用已经成为合资车企转型的标杆样本。

它为中国合资车企的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以本土化研发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实现“换道超车”。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落地与渠道健康的持续改善,上汽通用将在合资2.0时代重塑行业格局,成为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智慧的领军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