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比亚迪的智驾系统为什么要分天神之眼ABC?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1、区分品牌调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不可能所有的车系都用同一种系统,暂且不说成本,至少要让用户觉得买这个车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百万的车和几十万的车,感觉不一样。
2、既然说到成本,根据网上的一些资料来看,一颗车载激光雷达的成本因品牌、技术和应用场景而异。如华为ADS 4.0多模态方案中,激光雷达成本在2025年降至95美元一颗,但高端车型需搭载3颗,经济车型搭载1颗 ,综合硬件成本仍超1000美元。赛瞳科技首席执行官裴军称其公司目标是将近程激光雷达成本降到100美元以下,此前已将车用ADAS L3数量级的激光雷达成本下降至1000美元以下,之后又计划降至500美元以下。
这里我们姑且按照一辆车安装一个激光雷达1000美元≈7000元来算,以9.98的秦来算,也踏入了10万元门槛,这一点与比亚迪一直说的“技术平权”和“价格平权”的理念是不符合的。
3、用创新去改变,用创新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阶智驾。这里说的就是比亚迪全球独创的“前视三目”5R12V12U方案,其中前视三目摄像头又称为“二郎神”前视三目,包括2颗800万像素的广角摄像头,1颗800万像素的长焦摄像头。通过算法的识别能力让车更智能,方便出行。
其实看到这里我只想说一句,挺佩服比亚迪的,“加量不加价”真的做到了,如果看过比亚迪财报的同学可以看到,虽然是销冠,但是净收入比很多厂家都少,除了研发投入以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单车利润很低,现在在加入一个智驾方案,在成本上肯定又增加了。能够看得出来,比亚迪想走的是薄利多销,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技术平权”和“价格平权”带来的未来出行!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各位同学如果有何想法,欢迎评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