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尊界 S800 的发布会上公布了多项技术创新,其中大家比较关注肯定是【华为途灵龙行平台】,这关系到车辆的驾驶和乘坐感受,对于高端人士而言是整车体验的决定性指标,甚至优先级高于华为引以为傲的智驾,毕竟会花 100-150 万预算买车的用户大概率也有司机。
特别是在发布会前,华为公布了尊界 S800 和迈巴赫 S680 的驾驶对比,在零下 20℃ 的 30% 冰雪坡道上爬坡稳如泰山,在白沙坑、玻璃坑、水坑等复杂路面时,通过「凌波微步技术(悬架智能预判调节)」实现了白沙不扬、玻璃不碎、踏水无痕。尊界 S800 以 50km/h 通过 60cm 深坑也无颠簸。
从宣传效果来看,尊界 S800 的创新点确实抓住了用户的心智,特别是运用了众多的炫酷技术名词来让用户感知到新技术。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在发布会后回应:“华为发布的途灵龙行平台全域融合架构,和比亚迪去年 1 月份发布的璇玑架构整车智能,理念不谋而合!”
那么两家集团的新技术有哪些共同之处呢?我也梳理了一下:
❶ 智能底盘架构理念
- 「核心共性」:均强调多电机协同、智能底盘控制及复杂路况适应性
- 「华为」:途灵龙行平台(分布式柔性架构,支持三电机/四电机、主动悬架、线控转向)
- 「比亚迪」:璇玑架构(整车智能控制,多电机协同、主动预瞄系统)
❷三电机与蟹行模式
- 「核心共性」:两者均通过多电机与转向协同提升机动性,尤其针对城市狭窄场景
- 「华为」:尊界 S800 搭载三电机,支持 5D 蟹行模式(横向移动、狭窄空间灵活转向)
- 「比亚迪」:腾势 Z9/Z9GT 使用三电机,实现蟹行模式(后轮转向协同控制)
❸主动安全技术
- 「核心共性」:均通过传感器预判 + 实时调节保障安全
- 「华为」:凌波微步(悬架智能调节 + 路况预瞄,实现颠簸路面平稳行驶)、爆胎稳定控制(0.2秒响应,120km/h爆胎仍可稳定行驶)
- 「比亚迪」:云辇主动预瞄(预判路况并调节悬架)、高速爆胎不失稳(腾势车型已验证)
❹ 智能化与场景适配
- 「核心共性」:提升车辆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通过性
- 「华为」:支持冰雪/沙地/积水等复杂路面,强调 “雪坡可上、白沙不扬”
- 「比亚迪」:璇玑架构适配全地形,优化极端场景操控
可以看到从架构理念到具体技术(多电机、蟹行模式、主动安全),华为与比亚迪的理念和技术共通之处并不少,但实现细节各有创新,至少说明“英雄所见略同”。
丨 肯定行业技术发展的共性,体现殊途同归
在汽车科技领域,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是企业研发的重要导向,当大家都将目光聚焦于用户的安全和体验时,在技术方向和应用上出现相似性是必然的结果。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性体现。
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苹果和三星在不同时期都推出了具有面部识别解锁功能的手机。苹果凭借其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率先在 iPhone X 上引入了 Face ID 面部识别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解锁方式。
随后,三星也在其部分高端机型中加入了类似的面部识别功能。这两家公司在独立的研发过程中,都意识到了提升用户解锁体验和安全性的重要性,从而在技术方向上达成了一致。虽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目标都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于便捷、安全的需求。
回到汽车行业,比亚迪的璇玑架构和华为的途灵龙行平台全域融合架构理念不谋而合。这就像不同的登山者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但最终都朝着山顶前进。它们都围绕着提升用户的安全和体验,在技术研发上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比如腾势 Z9、Z9GT 和华为尊界 S800 在很多技术应用上的相似性,都采用三电机、具备蟹行模式和极致转向功能,并且都能实现高速爆胎不失稳,这充分说明在汽车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大家对于技术发展趋势有着相似的判断。
丨 促进良性竞争与合作,推动行业进步
李云飞的表态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行业竞争环境。在科技行业,良性竞争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当企业不再将精力放在互相诋毁和恶性竞争上,而是专注于技术本身的提升和用户价值的创造时,整个行业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以家电行业的格力和美的为例,这两家企业在空调领域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格力以其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专注于空调领域的专业性而闻名,美的则凭借多元化的产品线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占据一席之地。在竞争过程中,双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节能、更智能的空调产品。格力的“1 赫兹变频技术”和美的的“一晚低至一度电”等技术创新,都是在竞争的压力下产生的。
这种良性竞争促使双方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 在汽车行业,比亚迪和华为的这种良性互动也将起到类似的作用。双方在技术上的相似性会促使彼此不断创新,努力在细节上超越对方。
同时,这种技术理念的相似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就像家电行业中,一些企业会在某些零部件的研发上进行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比亚迪和华为也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领域,如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上展开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中国汽车科技在全球的竞争力。
丨彰显中国科技自信,展现大国风范
李云飞所说的“中国科技,就是这样你追我赶,一路向前”体现了对中国科技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认可和自信。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科技企业能够在汽车科技等领域取得自己的技术成果,并且与国际领先企业相媲美,这是中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
这种自信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在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整车智能架构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华为则凭借其在通信和智能科技领域的优势,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他们的发展代表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崛起,即使出现技术理念的重合,也是中国科技企业不断进步的体现。
总体来说,李云飞的表态是对比亚迪技术先发优势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整个中国汽车科技行业发展的积极展望,传递出了一种开放、包容、合作的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