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是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三周年的日子。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3日发表声明说,在二战结束80年后,俄乌冲突不仅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动摇了联合国的基本原则与核心基础。
为此,他呼吁紧急缓和局势、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并欢迎所有致力于实现公正和包容和平的努力。
△联合国官网报道截图
随着1月就职的美国新一届政府迅速调整政策,乌克兰危机近期出现重大变化,国际社会久盼的和平似乎初现曙光。
然而,相关各方对和平实现路径的看法却不尽相同。特别是美国与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之间,分歧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美国既要"停战"又要"还钱"
与过去三年中的大多数时候相比,俄乌冲突如今的形势已经大大不利于乌克兰。尽管如此,为了能在未来的谈判中保留必要底气,乌总统泽连斯基仍强调西方援助的重要性。
泽连斯基日前发表视频讲话称,他感谢每一位合作伙伴,"他们理解(乌克兰)需要强有力的地位——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外交上,实力都很重要"。
"(西方)每在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上投资2美元,就能给俄罗斯造成近10美元的损失。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必须让俄罗斯感受到战争的代价,才能真正实现和平。"
△《乌克兰真理报》报道截图
然而,乌克兰的西方支持者此前一直坚持的"以实力促和平"立场,由于美国的"退出"已经失去最重要的基础。
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迈克·约翰逊日前表示,没有意愿再为援助乌克兰出台新的拨款法案,"我们必须结束这场冲突"。
△路透社报道截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指责乌克兰说服美国花费数千亿美元"卷入一场无法获胜、本就没必要开始的战争",而且"美国什么也得不到"。
为此,他要求从乌克兰获得稀土、石油和"任何能得到的东西",以收回美国投入的资金。
△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特朗普当地时间22日在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必须收回投入到乌克兰的资金"。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先改善美俄关系、再推动俄乌停火"的"促和"路数,也让被美国排除在潜在和谈之外、并被要求"自己解决"安全问题的乌克兰和欧洲备感不安,乌克兰担心自己会被强迫接受一份有利于俄罗斯的"城下之盟"。
鉴于此,围绕"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这一最核心的关切,连日来,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一边努力试图告诉美国"我们不能没有你",一边不得不加紧自身内部协调,探讨单独"挺乌制俄"的可能。
然而,在这一曾经最能代表西方"政治正确"的问题上,欧洲却表现得既无实力又无"团结"。
"别再为被排除在谈判之外而哭泣了"
美国早就放话:想坐上谈判桌就得有筹码,要在"增加军费"和"向乌克兰派兵维和"这两个美国都不会参与的问题上拿出实际行动来。
北约秘书长吕特日前访问斯洛伐克时强调,欧洲在结束俄乌冲突问题上应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他再次呼吁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开支,并警告:如果"不达标"可能会接到来自特朗普的"催缴"电话。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截图
特朗普多次要求除美国外的北约国家将军费开支大幅提升到各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但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各国财政普遍吃紧,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经济体在内的欧洲多国均拒绝这一新的军费要求。
即便是占GDP的2%这一北约最初确定的基本目标,欧洲也仍有7个北约成员国没有达到(冰岛不设军队,不在统计之列),而且其中多国表示短期内做不到。
至于向乌克兰派遣"保障部队"确保乌战后安全问题,吕特也强调,达成任何和平协议都需要可靠的安全保障,而这种保障"可能是在乌克兰部署欧洲军队"。
吕特还说,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未来可能讨论",但现在不会成为和平协议的一部分。
△乌克兰《事实》日报报道截图
不过,这两个问题不仅在欧洲内部还远未达成一致,更被俄罗斯视为"禁区"。
俄方多次提到,这场冲突源于北约对俄罗斯的背信弃义和不断东扩,并最终承诺会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强调,北约仅仅暂时拒绝接纳乌克兰是不够的,必须完全放弃在2008年北约峰会上做出的乌克兰入约承诺。
△路透社报道截图
对于欧洲派兵赴乌"维和",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已明确态度:北约扩张对俄罗斯的利益和主权构成直接威胁,因此俄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北约军队出现在乌克兰,"哪怕打着欧盟旗帜或各国的国旗也不行"。
△塔斯社报道截图
即使是欧洲内部,在如何应对乌克兰危机的问题上也矛盾凸显。
在近日的一次讲话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严厉批评欧盟三年来的战略误判导致了形势的一步步恶化。
他指出,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支持只是延长了冲突时间,这种不切实际的战略最终削弱了基辅,并使欧盟在和平努力中被边缘化。
在他看来,欧盟在过去三年中都没有斡旋俄乌停火,现在也没资格充当"和平缔造者",所以"别再为被排除在美俄谈判之外而哭泣了"。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