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左)、特朗普。(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三周年之际,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原因在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转变立场,从强力支持乌克兰转为放弃关键军事援助。欧洲本是乌克兰危机的关键利益方,特朗普的和平计划却将其边缘化,促使法国寻求主导并推动欧洲战略自主。这一地缘政治分裂对乌克兰危机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乌克兰危机加剧,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急剧恶化。截至2025年2月,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7300项制裁,欧盟16项,其他西方国家总计达18000至20000项,令俄罗斯成为全球制裁最多的国家。然而,在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俄罗斯的孤立局面迎来转机。特朗普质疑传统外交观念,主张回归孤立主义(但在外交政策中有明显的“交易”性质),从而获得广泛支持。他将恢复美俄关系作为施压西方盟友的工具,以推动结束战争。
尽管特朗普主动向普京示好,但普京并不急于停战,而是将停战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要求美国解除经济制裁。因为普京深知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反复无常,并认为只要美俄接触,俄罗斯就已赢得先机。如果美国放松制裁,俄罗斯经济将获得喘息空间,进一步打破欧洲的孤立,迎来更有利局面。
在乌克兰,民众在炮火中挣扎求生,但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乌克兰似乎成了特朗普棋局中的“弃子”。与美俄关系逐渐升温相比,特朗普指责乌克兰对危机负有主要责任,批评泽连斯基破坏美国提出的“矿产协议”,以欺骗手段让美国支持这场无法取胜的战争,并拒绝与普京谈判。泽连斯基则回应,特朗普深陷俄罗斯的虚假叙事。
为争取特朗普支持,泽连斯基与美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凯洛格会面,并宣布尽早达成矿产协议。根据协议,乌克兰将用5000亿美元的矿产资源换取1000亿美元的美国援助。然而,协议背后充满不确定性。乌克兰境内约有20000个矿床,其中8761个具有商业开发价值,但大多位于战区或俄控区。即便不签协议,当前局势下开发这些资源也极为困难。
表面上,乌克兰似乎沦为美国的战略“弃子”,但其地缘政治价值依然巨大。乌克兰位于关键地带,是遏制俄罗斯影响力南下的重要缓冲区。尽管特朗普的政策看似忽视乌克兰利益,但乌克兰依然是美国及北约盟友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
过去三年,跨大西洋关系曾紧密合作,但特朗普上台后局势发生改变。欧洲被排除在美俄乌克兰危机谈判之外,而美国在多边场合中对俄立场的软化,进一步引发了欧洲国家的不满。尽管如此,欧洲依然在安全问题上深度依赖美国。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的三年里,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位列全球十大武器出口商的欧洲国家,居然难以满足乌克兰的常规弹药需求。
如今,跨大西洋关系站在关键十字路口,欧洲面临如何承担更多地区安全责任的抉择。欧洲必须意识到,主权、自由、繁荣与稳定在特朗普眼中都需要付出代价。
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合作过程,注定需要各方妥协。特朗普不会容忍俄罗斯威胁美国安全,而普京则希望利用美国急于达成协议的心态,合法化其军事行动并摆脱西方孤立。乌克兰迫切需要可靠的安全保障,并能收复失地;欧盟则寻求一个有效制衡俄罗斯威胁的和平方案。
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路径有至少六种可能性:第一,暂时性和平,国际社会监督停火并就领土问题展开谈判;第二,割裂式和平,乌克兰获得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机会,但暂时放弃军事手段维护领土完整,寻求未来统一的机会;第三,压力式和平,西方通过军事或外交手段迫使俄罗斯撤回部队,恢复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第四,冷和平,乌克兰与俄罗斯进入长期低烈度冲突,导致区域和国际长期不稳定;第五,介入式和平,国际组织介入并设立“临时隔离区”直至局势稳定;第六,失速式和平,美国通过威胁从欧洲撤军迫使欧洲和乌克兰接受和平方案。
从博弈各方的时间成本上看,乌克兰让步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过,回顾特朗普上一任期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阿富汗和平进程和伊朗问题上的应对方式,可以看出,如果特朗普不顾一切地达成他想要的协议,那么这种脆弱的和平协议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乌克兰危机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作者:肖斌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