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2025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近期美俄突然释放了合作结束冲突的信号,这让许多人看到了冲突停止的曙光。然而,乌克兰和欧洲国家被排除在美俄谈判之外,这场复杂且漫长的冲突到底如何结束仍是问号。

自2022年2月开始,俄乌陷入旷日持久的冲突之中,其间各有伤亡。三年中,俄罗斯在战场上缓慢但持续地在推进。在美欧的援助和支持下,乌克兰方面顽强抵抗,多次试图反攻。截至目前,战场上的冲突仍未有停止的迹象。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8日,沙特利雅得,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举行会晤。图/IC

俄乌冲突持续三年,俄罗斯方面的民意变化并不大。据全俄罗斯民意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的民意调查,俄罗斯民众对于战争的支持率一直保持在70%至75%之间。与此同时,对战争持反对态度的比例也一直稳定在20%左右。但随着战事延宕,乌克兰国内和其他欧洲国家对于战争的民意支持率正在发生变化。根据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的数据,乌克兰国内支持战斗到最后的比例持续下降,从2022年冲突爆发之初的近75%,跌到了2024年底的38%。反之,认为乌克兰应该尽快寻求谈判以结束冲突的比例持续上升。冲突爆发之初,大约20%的人认为应该寻求谈判结束战争。2024年底,这一比例上升至52%。

2025年2月12日,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发布了一份覆盖14个欧洲国家、1.8万受访者的大规模民调。民调显示,相比于其中一方赢得战争,认为战争将以某种停火协议而结束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阅读全文>>>

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美国开启了由它主导的俄乌和谈进程,首先与俄罗斯举行了双边会谈。被排除在外的乌克兰和欧洲虽然表示不满,但似乎无可奈何。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推动开启和谈进程,但其目标并非解决乌克兰问题,而是试图全面缓和美俄关系并实现其“美国优先”的内外政策目标。濒于被边缘化的欧洲若想在未来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性,必须真正觉醒并实现尽管痛苦但别无选择的转型。

未来美国主导的停火,能否平衡俄乌的核心诉求?

崔洪建:从策略出发,美国会在谈判初期在核心问题上向俄罗斯倾斜。但美方也声称它“最终会拿出一个各方都满意且接受的方案”,因此随着谈判进行,在美俄双方涉及核心问题时美国也会对其姿态进行随机调整。同时,其他当事方尤其乌克兰和欧洲会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施加影响,为显示其“公正”并确保谈判不仅有结果而且能执行,美国也会对谈判目标和节奏进行策略上的调整。总的来说,美国的立场是基于美俄先达成共识,再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在某个阶段美国也会向俄罗斯施压,这时可能会采取向乌克兰和欧洲的立场倾斜来寻求平衡的策略。

美国为何排除欧洲和乌克兰直接与俄会谈?

崔洪建:如前所说,在美国看来,它首先要解决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问题。而目前来看,俄乌基本矛盾依然尖锐,欧洲总体对俄立场仍然延续,乌欧显然无法与美国现在的政策转变形成相互支持和配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乌克兰和欧洲参与进谈判只会加大谈判难度,导致谈判进展偏离美国想要的方向。因此,美国需要排除障碍和干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执政后,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考虑,美国在拜登时期和欧洲形成的对乌克兰危机的协调立场,对于特朗普来说已经成为其推行政策的阻碍。从此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政坛的批评可以看出,当前欧洲主流政治与特朗普代表的美国政治之间已经出现了尖锐对立和矛盾。在政治逐渐对立的背景下,美国政府不愿意与多数欧洲国家政府合作。

一些人认为,美国在试图“联俄制华”,你怎么看?

崔洪建:尽管美国方面有此目标,但美俄关系的缓和仍然只是策略性和局部的,即便两国能做主解决乌克兰危机,对美俄关系的持续缓和能够提供的支撑也极为有限,同时美俄经贸利益少、能源领域还存在竞争关系。此外,即便美俄关系能实现持续缓和,俄方也没有理由去配合美方“联手制华”的目标,大国关系不是这么“过家家”式的简单变化。要放弃和中方在政治、经济各领域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不符合俄罗斯的现实利益。何况美俄之间的互信程度也不足以让俄方产生“朝秦暮楚”的冲动。中俄关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中美关系也有强大韧性,未来中美俄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总体稳定的关系应当是最为合理和现实的前景。阅读全文>>>

三年后,俄乌停火谈判在“乌克兰背后进行”

俄乌冲突三周年,和平曙光何时到来?丨京酿馆

专题丨俄乌冲突三周年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情况。5年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会不会“急刹车”?高额彩礼、人情攀比……陈规陋习如何整治?这场发布会说清了。


2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图/新华社

事关农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抚幼等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最新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抚幼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教育方面,重点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办好寄宿制学校和必要的小规模学校。文件特别强调,全面加强农村学生营养餐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规范使用。医疗方面,重点是推动医疗卫生人员和服务下沉,办好中心乡镇卫生院,让农民看病就医更加便利。对于那些连续参保基本医保和当年零报销的农村居民,通过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来给予一定激励,让参保的农民得到实惠。养老方面,重点是针对农村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聚焦农村养老的痛点,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解决农民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

5年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会不会“急刹车”?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绝不仅仅是今年的年度性任务,过渡期之后也必须长久、永久地守住守牢。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过渡期结束之后,帮扶政策不会“急刹车”,而是要分类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的制度机制。

高额彩礼、人情攀比……陈规陋习如何整治?有关负责人解读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祝卫东表示,抓陈规陋习整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中央一号文件对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关键是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到位,把道理讲清楚,既要坚决对不良风气说不,又要帮着农民想出路、找办法。比如,针对高额彩礼问题,要结合实际拿出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也要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需要强调的是,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需要有个过程,农村移风易俗要避免用疾风骤雨、“一刀切”的办法硬干蛮干,而是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德润人心、化风成俗。阅读全文>>>

专题丨关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贵族饮品”“液体黄金”“抗衰老”……一款从树中提取的水正被热议。新京报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到桦树汁。有消费者提到这种水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但也有大量网友表示,桦树汁是“智商税”。

在一些平台,桦树汁已经成为热销品。在“养生”概念的渲染下,叠加其生产的难度,桦树汁的价格每瓶一度接近20元,近期回落到10元左右。有营养师表示,桦树汁最大的效用就是补充水分,喝水本身就有益健康,从这个角度来看,喝桦树汁可以鼓励不喜欢喝水的人多喝水。商家如果过分宣传、夸大其功效,就有炒作的嫌疑。


桦树汁资料图。图/IC

那么,桦树汁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根据北京科协发布的文章显示,相关研究显示,白桦树汁中含有微量的葡萄糖、果糖、氨基酸和铁、镁、钾、钠等矿物质,但含量相对较少。例如,白桦树汁的含糖量在0.5%至2%之间,每100毫升饮品中氨基酸含量为0.0003克至0.006克。

通过成分来看,桦树汁中的氨基酸含量并不高。我们身体日常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主要来源,是所食用的肉类、鱼类、蛋类和豆类等食品。此外,被一些网友关注到的桦树汁中的白桦三萜类活性物质如白桦酯醇、白桦酯酸,但三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白桦树皮中,汁液中含量并不多。另一方面,能发挥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提升免疫力等类似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如多酚类),其实也广泛存在于新鲜蔬果中。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白桦树汁的主要成分是水,得益于其中微量的葡萄糖、果糖等成分,白桦树汁喝起来比纯净水更甜,且带有淡淡的木香。对于桦树汁所含的白桦三萜类活性物质,阮光锋指出,其他植物中也含有类似物质。对于桦树汁的功效,阮光锋表示,对比矿泉水之类的,桦树汁没有其他特别的功效,如果商家提到一些所谓的功效,那就涉嫌夸大宣传。阅读全文>>>

如今不少人习惯使用手机NFC功能,只需手机轻轻一贴,就可以乘坐公交、地铁或是购物。最近有不法分子盯上了手机NFC功能,将它变成偷走银行卡存款的“提款机”,只需几步操作,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就可能在眼皮底下被刷走。

据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有旅客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并询问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当事人选择改签后,对方进一步表示因已为其购买保险,可退还300元到银行卡,但需通过“企业支付”操作。在对方的指引下,当事人使用银行卡在某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并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借款共10万元。随后,对方要求当事人下载名为“NFO-X”的软件,并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当事人按指示完成了两笔大额交易,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当事人察觉异常但已被骗9.8万元。


NFC支付资料图。图/IC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骗局中,钱财被盗刷的关键不是手机有了NFC功能,而是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并且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甚至允许陌生人直接操纵自己的手机。

如今,很多线下店铺里都出现了具有“碰一下”支付功能的设备。这种设备不再需要扫码或者亮出付款码了,只要解锁手机,放到感应区域就可以完成支付。那么“碰一下”,钱是否就会没了?

实际上,申请这类“碰一下”收款设备是需要商家身份认证的,并不能随意申请。而认证商家拿着申请到的设备到处去刷别人手机,这个行为实在是太容易被查到了。此外,“碰一下”支付属于条码支付,用户解锁手机后轻碰一下,商家收款设备进行支付,过程中采用了多重安全措施,确保用户支付安全。而且“碰一下”支付的前提是必须先解锁手机。如今智能手机为了安全和隐私,都默认要求设置面容解锁或密码解锁,密码输错几次手机就锁机。因此,别人偷偷拿走手机是无法解锁的。手机在裤兜里放着被人“碰一下”,也不会随便刷走钱。

警方提示,不要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不要答应陌生人任何理由的屏幕共享;此外,对于不明二维码、软件,都应避而远之。当然,如果不放心NFC功能,也可以选择直接关闭。阅读全文>>>

编辑 魏冕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刘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