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炒、烹、炸、煮、炖、焖,腌、卤、酱、拌、生烤、蒸……中华美食琳琅满目,滋味无穷,但对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来说,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是一场健康考验。

在日常饮食中,不少美味佳肴往往胆固醇与脂肪并存,特别是高血脂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远离肥肉、动物脑及内脏等高胆固醇食材。



此外,烹饪时所用的食用油也蕴含着健康学问。每餐每饭,食用油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用油?哪些油可能对身体不利?又该如何科学食用呢?

橄榄油、花生油、调和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种最好?

对于橄榄油、花生油、调和油、玉米油、菜籽油这五种食用油,从健康角度来看,它们各有优劣,没有一种油是绝对的最佳选择。

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它还富含维生素E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延缓衰老,保护细胞健康。但橄榄油价格相对较高,且不适合高温烹饪,以免破坏其营养成分。

花生油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均衡,且富含锌等矿物质,有助于提高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它还含有磷脂、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对心脑血管健康有一定好处。然而,花生油能量密度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肥胖。此外,花生易受黄曲霉污染,选购时需格外注意品质



调和油是根据人体营养需求配制的,富含亚麻酸等营养素,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大脑健康和消化。但调和油成分复杂,部分产品可能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成分不明等问题。

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具有抗氧化功效,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它还易于消化吸收,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然而,玉米油在高温下不稳定,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同时,过量摄入玉米油可能导致肥胖

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对大脑、眼睛发育有益。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起到抗氧化作用。但菜籽油中的酸性物质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引起肥胖。此外,高温烹饪时菜籽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因此,建议根据个人体质、饮食习惯和烹饪需求轮换食用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以确保营养摄入更全面。

一个习惯,让你家油更容易变质

不清洗油瓶,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生活习惯,实则可能对食用油的质量和我们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油瓶在使用过程中,会残留食物残渣、水分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这些残留物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容易导致食用油变质。



变质的食用油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如自由基,这些物质会损害人体细胞,加速衰老过程,甚至增加患癌风险。此外,变质的油在烹饪时还可能产生异味,影响菜肴的口感。

因此,从健康角度出发,建议定期清洗油瓶,保持其干净卫生。在更换新油前,务必彻底清洁油瓶内部,并晾干后再倒入新油,以确保食用油的品质和我们的饮食安全。

不想“催化”癌症,2种油要少吃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食用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菜肴增添了风味,还是人体获取必需脂肪酸的重要途径。然而,并非所有油类都对人体有益,有些油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以下2种油,建议大家尽量少吃:

1.反复煎炸的油:这类油在高温下反复使用,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这些都是已知的致癌物质。长期摄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增加患胃癌、肝癌等癌症的风险

2.氢化植物油:这种油经过人工处理,使不饱和脂肪转化为饱和脂肪,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然而,氢化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这种脂肪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因此,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如部分烘焙食品、快餐等,应尽量少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