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车市价格战的火药味比往年更浓。
当特斯拉、比亚迪还在用技术战争夺话语权时,传统巨头大众却突然甩出一张价格王牌——
ID.4 CROZZ和ID.6 CROZZ全系官降,最高降幅达5.5万元。
其中,ID.4 CROZZ纯享版指导价从19.49万元降至13.99万元,在叠加官方置换补贴(至高1万元)和国家新能源补贴(至高2万元)后,实际起售价仅10.99万元。
ID.6 CROZZ入门款的价格则从25.89万元降至19.59万元。这一价格甚至低于上汽大众ID.4 X的15.18万元,直接击穿了合资纯电SUV的“价格防线”。
一汽这刀砍下去,不仅让消费者直呼真香,也让友商倒吸一口冷气。
但降价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让利。从德系品质到价格屠夫,大众的转身背后,是新能源市场血雨腥风的缩影。
当价格战成为常态,车企如何平衡生存与创新?消费者又该如何在真金白银与长期价值间抉择?
●图源:一汽大众官网
近年来,特斯拉频繁降价、比亚迪凭借性价比抢占市场,新势力们也在“亏本卖车”中艰难求生。
传统车企们也终于坐不住了——从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到一汽大众,合资品牌纷纷挥舞“价格屠刀”,试图夺回被新势力蚕食的份额。
所以大众ID.系列的降价,表面是回馈用户,实则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而大众电动车在华销量虽同比增长8.1%,但主力车型ID.4 CROZZ全年仅售出3.75万辆,ID.6 CROZZ更是惨淡收场,仅售出0.43万辆。
面对新势力月销过万的碾压,大众不得不放下身段,用价格换市场。
2025年开年,广汽丰田锋兰达一口价8.98万、东风日产天籁12.78万起,价格战已从新能源蔓延至燃油车。
大众的降价策略,既是对竞品的反击,也是对存量市场的争夺。
以ID.4 CROZZ为例,叠加置换补贴后10.99万元的价格,直接杀入燃油紧凑型SUV腹地(如本田CR-V、丰田RAV4),试图用油电同价改写竞争规则。
然而,降价背后亦有妥协。ID.4 CROZZ全系采用前盘后鼓制动系统,虽被官方解释为:制动平稳、维护成本低,却引发消费者对减配的质疑。这暴露出传统车企转型中的两难:既要压低成本,又需维持德系品质的招牌。
●图源:一汽大众官网
抛开价格争议,2025款ID.4 CROZZ的产品升级可圈可点:
智能座舱方面,12.9英寸中控屏+ID.S 5.0系统,集成科大讯飞语义识别和ID. Mate虚拟管家,支持40+表情互动和智能场景模式;智驾能力方面,Travel Assist 3.0新增交互式变道辅助、遥控泊车,向新势力看齐;性能提升方面,后电机功率从150kW升级至170kW,零百加速进入7秒级。
ID.4 CROZZ提供442-601km续航,虽不及蔚来ES6(625km),但搭配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和BMS管理系统,稳定性更受家庭用户青睐。
而ID.6 CROZZ凭借2965mm轴距和6/7座布局,瞄准多孩家庭市场,第二排航空头枕+气动按摩的配置,甚至超越理想L8。
●图源:一汽大众官网
尽管车机流畅度提升,但大众的智能生态仍显单薄。相比小鹏XNGP全域自动驾驶或蔚来NOMI的情感交互,ID.系列更像好学生答卷——规整却缺乏惊喜。
有专家指出:"每降价1万元,经销商返利空间压缩2.3%,可能引发渠道动荡。" 2024年大众经销商退网率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印证了价格战的反噬风险。
降价后的ID.4 CROZZ与比亚迪元PLUS形成直接竞争,但凭借德系底盘调校和CLTC 600km续航,在30岁以上家庭用户群中仍具吸引力。
大众内部数据显示,降价后到店咨询量暴增300%,其中65%为原燃油车意向客户。
此前通过与国轩高科成立合资电池公司,大众将电池采购成本降低22%;在安徽建设的智能驾驶研发中心,计划在2026年前将智驾系统成本削减40%。
上汽通用微蓝6降至9.98万元,丰田bZ4X官降6万元,同样印证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判断:"2025年将是合资品牌电动化的生死年"。
而大众的降价绝非个案。小米SU7 Ultra开启小定优先排产、五菱宏光MINIEV四门版杀入4万元区间、奥迪A6 e-tron加速国产,2025年的车市已进入贴身肉搏阶段。
但价格战终有尽头。据行业数据,降价可使单月销量提升30%-50%,但效果难超半年;但是过度降价可能损伤品牌溢价,甚至引发老车主维权(如特斯拉多次降价导致的舆情危机)。
Canalys首席分析师指出:25-35万元纯电SUV市场已高度饱和,车企若仅靠价格内卷,终将陷入零和博弈。
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技术创新——例如小米汽车通过「小蓝灯」智驾提示设计建立差异化认知,或比亚迪刀片电池对安全性的重构。
价格战如火如荼,但买车从来不是捡便宜。对于消费者,建议要算清隐形成本、关注长期价值和警惕伪需求。
大众的降价,或许只是新能源战争的一个注脚。当潮水退去,唯有技术护城河与用户价值并存的车企,才能笑到最后。
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而创造顾客的前提,绝不是简单的价格数字游戏。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