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近日发布了一份详细分析中国军事力量的报告,与此同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进行了美国军方高层的大规模人事调整,并决定重启位于太平洋的一处二战时期的重要军事基地。
我们来看看美国国防部这份备受关注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2024年中期,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已经超过了600枚,相较于2023年增加了100余枚,比2019年更是多出了约400枚。
美国国防部称,中国加强核潜力是基于对中美战略竞争逐步加剧的深远、长期构想。所以美国要为此做准备,那么,美国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首先,特朗普对美军高层进行了大换血,这次大换血可谓是前所未有,不仅开除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还撤换了多名海陆空军中的高级官员。
另外,西方卫星发现,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天宁岛上,正紧锣密鼓地翻修着一座二战时期的机场。这个被杂草掩映多年的军用设施,如今已焕然一新,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的杂草被清理得无影无踪,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军事部署做准备。
美军之所以选择此时重启天宁岛机场,是为了应对亚太局势的转变,关岛安德森基地,作为太平洋地区的关键军事要塞,一直被视为潜在冲突中的重要目标。而天宁岛与关岛相距不远,地理上的邻近性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备用基地。一旦关岛遭遇不测,天宁岛便能迅速承担起分散部署军队的重任,确保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持续存在和快速响应能力。
目前,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在积极重启废弃设施,以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能力。
不过,美国所做的一切,真的有用吗?
一方面,这些翻新的机场设施虽然能够满足临时性的空军行动需求,但在后勤支持方面仍显不足,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的“替代品”基地,在地理位置上并未远离潜在冲突的核心区域,因此同样可能面临被攻击的风险。
而且美国对于中国的军事实力评估,其实并不全面。美国的报告中提到,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正在迅速增长,预计2030年前将超过1000枚。
但是他们只能推测中方已经生产了足够多的弹头来装备三个新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阵地地域,但对于具体有多少个新发射井、哪些正在工作、以及导弹携带的分导弹头数量,他们都难以给出确切答案。
在导弹技术方面,中国的进步更是让美国感到压力。报告指出,中国的新型“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了机动发射方式,这使得它更难被侦测和定位。此外,新的“东风-27”导弹被描述为具有核和常规双重用途,这无疑增加了其在战场上的灵活性和威慑力。而“东风-17”中程弹道导弹携带的高超声速常规打击弹头,更是被视为解放军的“杀手锏”之一。
在海军方面,中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报告认为,中国继续使用6艘094“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配备有“巨浪-2”或“巨浪-3”海基弹道导弹。
在空基核力量方面,报告特别提到,中国正在积极列装轰-6N中程轰炸机,这是轰-6的升级版,具备携带远程空基核弹道导弹的能力。而一旦中国成功研发并部署轰-20战略轰炸机,将进一步完善其核力量的三位一体架构,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形成直接对比。
近日,特朗普对华表态,称:“想与中国达成更广泛协议”,算是给中国交底,证明自己现阶段,不会和中国撕破脸。这就说明,美国无法忽视中国的强大力量,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敢和中国开战,毕竟,中美一旦开战,首先遭殃的,一定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