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迎来三周年,回望过去三年,这场战争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和战术演变,战争使俄乌双方都疲惫不堪。不仅令双方伤亡惨重,也对欧洲乃至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安全局势造成冲击。


从军事行动上看,战火从乌克兰的边境迅速蔓延至中部地区,双方在多个地区展开激烈交火,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布恰事件” 的罗生门、“北溪” 管道和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等一系列事件,更是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冲突不断升级。俄乌双方也曾尝试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是双方在和谈问题上各执一词,和平的希望一次次破灭,最终都陷入僵局。就在2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当天举行的“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表示,如果能带来和平,他愿意辞去总统职务,或者用他的辞职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冲突的持续,和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和平谈判的准备工作似乎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冲突双方都有“降温”“和谈”的意愿;另一方面,美国在调整对乌政策的同时,绕开欧洲盟友与俄罗斯重启对话,讨论结束俄乌冲突,欧洲多国则在乌克兰问题上积极发声,寻求在和谈中的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和平一边,积极劝和促谈。从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到外交部长王毅近期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上的表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危机和平解决的诚意和决心。

那么今年俄乌冲突能否迎来大结局,实现和平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2025年俄乌冲突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很有可能从激烈冲突阶段转为“边打边谈”阶段。冲突僵持三年,在谁都无法击败对方的情况下,双方都在想如何以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收场。除此之外,特朗普上台后急于“甩掉乌克兰问题的包袱”,希望尽快结束冲突,给重启和谈带来了机会。

但是能否实现停火还有待观察。因为现在美俄有共识,但是俄乌没共识,美乌没共识,甚至美欧都缺乏共识。没有当事方乌克兰的配合,就没有真正的停火。这几方真正坐在谈判桌前可能要到下半年了。至于停不停火、什么时候停、现在还得继续观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