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到今天已经整整3年。3年来,俄乌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冲突对地区安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造成剧烈冲击,同时深刻影响全球。

近期,俄美高层展开对话,就结束冲突等达成共识。美俄单独互动引发乌克兰与欧洲多国不满。特朗普政府与乌方和欧洲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矛盾加深。美俄、美欧、俄欧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俄乌冲突未来局势走向如何?

01

冲突延宕三年

俄乌持续相互打击

目前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进行中,未来局势的发展尚不明朗。美俄、美欧、俄欧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演变趋势值得密切关注。看总台驻俄罗斯、乌克兰和布鲁塞尔的记者深入剖析这场冲突背后的多重博弈。

俄军战场优势渐显

装备优势助力推进

总台记者 王德禄:俄乌冲突已经历经三年。从战场态势来看,俄罗斯的优势更加明显。有数据显示,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到2025年2月23日,俄方一共击落乌方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939架,坦克和装甲车21713辆,无人机44263架。据塔斯社24日报道,俄军在不同战线一共打死打伤乌军约108万人。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最新消息,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军的损失达到6.3万人。最近一段时间,除了俄军在接触线继续向前推进外,乌克兰首都基辅夜间遭到空袭的次数明显增加。从装备看,相较于乌克兰更注重利用无人机,俄军在重型装备,特别是导弹方面的优势明显。


总台记者 王德禄:从近日俄战报看,俄军即将控制卢甘斯克地区全境。2月19日凌晨俄军从库尔斯克地区突入乌境内,此举既具有象征意义,同时也可能预示着俄军下一步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方向。有军事评论人士认为,俄军可能将很快从顿涅茨克地区进入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俄乌冲突持续影响广泛

外交层面过渡面临不确定性


总台记者 王德禄:从宏观角度来看,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乌两国合作中断,波及多个领域。从2022年2月底到3月底,俄乌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举行了五轮谈判并达成伊斯坦布尔协议,但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执行。2022年10月,俄乌双方和谈暂停。另外,从2025年1月起,乌克兰停止过境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进入2025年后,国际社会对冲突能否结束更加关注。从目前态势看,冲突已由双方依然持续的交战向外交层面过渡。随着俄罗斯与美国关系的缓和,美方调解乌克兰的力度明显加大,但这一过程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02

不确定性加大

乌克兰国内对未来感到担忧

面对复杂的战场形势,和来自美国等方面的持续施压,乌克兰方面又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总台记者 王晋燕:俄乌冲突爆发迎来三周年之际,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乌政策的一系列调整,乌美围绕矿产协议等紧张关系持续加剧,乌克兰国内普遍对未来感到担忧。

乌美围绕矿产协议等紧张关系持续加剧


总台记者 王晋燕: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以及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登科23日与美国方面就矿产协议展开了新一轮谈判。叶尔马克表示,双方进行了建设性的对话,工作正在取得进展。从乌方透露的一些信息来看,乌克兰方面最为关切的是乌方的安全保障问题能否在协议中得到体现,此外还有盈利能否公平分配的条款。而从美国方面透露的信息来看,新一版协议中并没有关于提供安全保障作为回报的条款。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23日表示,华盛顿和基辅计划达成的矿产协议不包括对基辅的军事保障问题。

媒体称美威胁切断“星链”服务 引发乌担忧


总台记者 王晋燕:目前美国仍在持续向乌施压。路透社21日报道称,美国谈判代表要求获得乌克兰关键矿产资源开采权,并以切断“星链”卫星网络服务相威胁。虽然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22日否认了这一消息,但仍引发乌克兰方面的关注。包括乌国防部长在内的多名官员近期先后表示,目前前线乌军还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3日在基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没有收到任何有关美国可能切断“星链”系统在乌克兰终端的暗示或警告,但他表示乌克兰正在为这种可能做好准备。乌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当前乌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局势正在向着不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发展,乌克兰恐怕不得不做好与美国展开长期博弈的准备。

03

跨大西洋形势突变

俄乌问题欧美分歧难掩

欧盟19日就第16轮对俄制裁措施达成一致,24日在欧盟外长会上正式通过。此外欧盟还在筹划新的支持乌克兰的计划。而随着近期美国调整对乌克兰政策,欧美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分歧凸显。

总台记者 朱曦莉:我现在就在欧盟委员会的大楼门外,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的当天,欧盟外长们在欧盟机构大楼里举行会议,并正式通过欧盟第16轮对俄制裁措施。

美暗示欧洲将参与乌和平谈判

欧盟或推新援乌计划


总台记者 朱曦莉:日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暗示,欧洲将在某个时刻参与乌克兰和平进程谈判,讨论是否解除对俄制裁问题。有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在这个时候通过新的制裁措施,就是为了增加下一步讨价还价的余地。另外有媒体报道称,欧盟正在制定一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计划,价值至少200亿欧元。此前,有欧盟官员表示,欧盟预计也会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的当天(24日)宣布该计划。

美欧现分歧

欧洲想对美说“不”口难开

总台记者 朱曦莉:实际上,在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对欧洲而言,最大的冲击莫过于跨大西洋关系的深刻转变。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不仅对欧洲盟友挥舞关税大棒,甚至在不与欧洲商量的情况下,与俄罗斯单独会谈商讨结束俄乌冲突的构想。欧洲舆论认为,欧美之间出现了自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分歧。面对欧洲被排除在乌克兰和谈大门之外的尴尬现实,不少欧盟外交官和学者都认为,时至今日,欧洲要敢于对美国的想法说“不”。不过,当前很多欧洲国家、特别是一些欧盟大国都面临国内经济疲弱、财政紧张和政治撕裂的挑战,在防务和安全上实现自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欧洲未来如何实现“战略自主”仍待观察


总台记者 朱曦莉: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连续两次召开欧洲紧急峰会,意在凝聚欧洲力量齐心应对当前危机。本周,德国大选刚刚落幕,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还要访问美国会见特朗普,形势还在继续发展,欧洲在战略自主的道路上如何走下去值得观察。

(央视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