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一桩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正在改写市场格局。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正式缔结深度合作协议,这场制造业与科技企业的融合实验,正在为15-25万元主流汽车市场绘制新的技术路线图。
作为中国首个年销量突破500万辆的车企,上汽集团此次合作的战略意图清晰可见,其中上汽的纯电平台星云(参数丨图片)、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将与华为的智能驾驶ADS 3.0、鸿蒙座舱4.0展开深度融合。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不仅入围国家公布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同时也是唯一实现乘用车和商用车项目均成功入选的车企。
而就在前不久,上汽集团还提交了多个“尚界”及“上汽尚界”的商标申请,上汽集团与华为打造的“第五界”,疑似将采用这一全新的命名和商标。据媒体报道,首款车型将以荣威ES39为基础打造,并搭载华为全套智能系统,其续航覆盖500-700公里,定价直指最敏感的15-25万元区间。这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首次下探至大众市场,预计定位仅次于问界和智界。
这场合作对上汽集团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其一,智能技术突围的加速度。 虽然上汽自研的"银河全栈3.0"已实现高速NOA,但面对特斯拉FSD V12、小鹏XNGP的迭代压力,与华为ADS 3.0的融合,则能将智能驾驶落地时间缩短12-18个月。华为工程师驻场开发的模式,更将深度激活上汽星云平台的800V高压架构、固态电池预研等硬核技术,从而为上汽赋予更强的技术竞争力。
其二,品牌价值重构的关键棋。 荣威品牌过去三年在15-20万元电动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而"尚界"通过鸿蒙智行渠道销售后,可共享华为旗舰店的渠道资源。这种"科技光环"的注入,有望让上汽在中端市场复刻问界品牌的跃升奇迹。
其三,商业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不同于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的合作模式,尚界项目采用"联合开发+渠道共享"的深度智选模式。这意味着上汽不仅能实现智能化增量溢价的提升,更可借助鸿蒙智行的门店实现渠道下沉。据相关行业调研数据显示,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传统4S店模式单店年均销量不足800辆,而华为智选店平均可达1500辆,这种渠道效率将直接转化为市场渗透力。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在合作框架中预留了巨大想象空间。考虑到上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拥有大量的核心专利,而华为正在布局"光储充氢"智慧能源生态,不排除在补能体系创新上突破现有纯电路径。这种"制造巨头+科技巨头"的组合,或将催生中国版"特斯拉+SpaceX"的产业协同效应。
汽车网评:当汽车产业步入"软件定义硬件"的新纪元,上汽与华为的这次握手,既是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的范本,更是中国汽车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定标准"的历史性跨越。正如王晓秋在签约仪式上所言:"这不是简单的1+1合作,而是要在智能汽车的'无人区'点亮中国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