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进行的解放战争,作战规模之大,战场之广、参战人员之多、战况之激烈堪称一绝。战火洗礼下,锤炼出我军的五大野战军所属53个纵队,不但创造众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而且也为人类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我军那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王牌纵队都有哪些?都是由谁坐镇指挥的?

第一,西北战场上,我军排名首位的王牌纵队、司令员,当属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张宗逊。



张宗逊上将

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红第四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张宗逊,接手由贺龙元帅创建,曾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战初期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创建了晋绥边区的一纵,屡有上佳的表现。

“延安保卫战”中,一纵配合兄弟部队采用节节抗击的战术,打破“西北王”胡宗南叫嚣“三天拿下延安的神话”。

撤出延安后,一纵设伏青化砭歼敌31旅,在羊马河虎口拔牙歼敌135旅,奇袭胡宗南的战略补给基地,三天三夜歼敌167旅,打下蟠龙换夏衣,连续三战三捷,歼敌人数达到1.4万人,俘虏将官8人,不仅稳定西北战局,还打乱胡宗南全盘进攻计划,为后来主动出击陇东收复三边地区,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带领359旅重返延安的王震,陪同毛主席、朱老总检阅部队

由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的第二纵队,是西北野战军的另一支劲旅。他们用三个半月时间转战榆林歼敌9个半旅,沙家店歼灭敌整编36师,不但彻底粉碎敌军在陕北发动的“重点进攻”,而且还得到毛主席的表扬:“打赢这一仗,我们就过坳了!”

第二,驰骋东北战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我军一纵、二纵、三纵、四纵、七纵,是东北野战军扬名天下的五大王牌纵队。

平型关大捷,重创来犯日军的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在抗战胜利后进入东北,部队变更番号为一纵,在红4师师长李天佑坐阵指挥下,首战秀水河子一战成名。之后四战四平,平津战役活捉陈长捷,成为东北野战军首屈一指的主力纵队。

徐海东带出来的老红军,黄克诚练出来新四军劲旅,大名鼎鼎的“洋司令”刘震所部二纵,“三下江南”打出了名气,辽沈战役先是配合兄弟部队攻克锦州,之后兵贵神速率先挺进沈阳,为东北的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开岭战役歼灭敌军王牌“千里驹师”,奇袭威远堡歼灭敌第53军116师,长途奔袭威震东北,被敌军称为“旋风纵队”的三纵,以及“旋风司令”韩先楚,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韩先楚上将

辽沈战役三纵首战义县,决战辽西生擒廖耀湘,一路狂飙从松花江打到海南岛,成就了后来40军的辉煌。

东北野战军中善打阵地战,吴克华所部有名的“铁军”四纵,塔山阻击战将敌东进兵团10万精兵,挡在一个不足200多米的小山包,成为解放战争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光辉战例。

成军较晚,打仗爱动脑筋的邓华司令员所部七纵,不仅参加东北解放战争的历次重大战役,还在辽沈战役后期的辽西会战中,一举将廖耀湘的王牌部队,新六军新22师打个落花流水。他们采用的“爆破前进法”将运动战与攻坚战完美结合,得到上级的嘉奖。

辽沈战役后,七纵改编为44军,在万山群岛海战71天,他们巧用木帆船打败敌舰,拿下担杆岛,最终将敌军舰队完全赶出万山群岛,为打好四野解放战争史上的最后一战,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郑维山中将

第三,华北战场上,时年32岁,却有17年战斗经验的司令员,带领一支纵队屡战屡胜,被外界誉为“华北劲旅。

1947年6月,经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极力挽留,朱老总劝说,原本打算跟随刘邓大军南下,担任江汉纵队司令员的郑维山,最后决定留下来,接替杨成武接任三纵司令员一职。

想不到,一个月之后,郑维山麾下的三纵,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先与兄弟部队配合默契,抗击敌军主力于保北地区,确保我军主力在清风店一举歼灭罗历戎的第三军。

九天后,郑维山率部与友军兵合一处,一举攻破敌军号称“固若金汤”的石家庄,歼敌2.4万人,活捉敌城防司令刘英,开创解放战争中“夺取大城市的典型战例”,使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



傅作义

半年之后,郑维山奉命带领三纵掉头北上,准备攻打涞水城,歼灭守敌第31师。不料,与傅作义的王牌部队第三十五军整编32师,在拒马河不期而遇。

先敌查明情况的郑维山,将敌情迅速上报野司,果断采用缓攻涞水,先打援敌的战术,1月12日深夜23点,首先集中两个旅的兵力,迅速突破敌32师的外围防线。

战斗到次日凌晨5点,又出其不意集中几十门大炮,对被围庄疃的第32师,进行长达20分钟的猛烈轰击。

这支被傅作义称为“虎头师”的王牌部队,被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炮击打得晕头转向。陷入重围的师长李铭鼎,在向鲁英麟求援无望的情况下,得到傅作义命他固守待援的命令。

一个小时后,傅作义虽然及时派出飞机和骑兵第四师火速增援,但是郑维山对此早有准备。当敌骑兵进至拒马河岸300米处时,突遭郑维山预设20多挺机枪、数十门步兵炮的密集射击,当即被打得落荒而逃。



激战到上午9点,傅作义这支华北地区能征惯战,从未吃过亏的“虎头师”全军覆没。此战,三纵歼敌7700余人。战后,三十五军军长鲁英麟畏罪举枪自尽。

后来,傅作义在给该军官兵公开训话时,斩钉截铁的说:“一定要消灭敌军第三纵队,此仇不报,有愧于为我三十五军一名军人的称号。”



第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有勇挑重担美名的中原野战军,所属王牌纵队、司令员更是不胜枚举。

首先,抗战时期,威震敌胆八路军独立旅旅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杨勇指挥的一纵,战燕赵,保邯郸,挺进大别山螯战高山铺,为我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开国上将陈再道带出的二纵,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血战阎家浅,夺取羊山集大捷,打得敌军胆战心惊。淮海战役与友邻部队协同作战,歼灭黄维兵团立下奇功。



陈赓大将

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陈锡联率领的三纵,在大别山攻金寨、桐城,夺庐江、张家店威震皖西;解放战争初期,横扫晋南,指挥雄师劲旅四纵的陈赓司令员,一举拿下蒋氏“行都”洛阳,问鼎中原立下赫赫战功。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王近山与六纵,更不得了,他们血战汝河,直插大别山。淮海战役牵住黄维兵团12万精兵的牛鼻子,立下头功。

浴血中原战场,收复重镇郑州的九纵、司令员秦基伟,后来改编为第15军。尽管这支部队有些年轻,但是在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中走向辉煌。

上甘岭战役,15军让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吃尽了苦头,涌现出闻名全国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1961年。15军更是被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挑中,成为新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



第五,绰号“陈粟大军”的华东野战军,同样威猛精悍。

黄桥决战有勇有谋,率领一纵吃掉顽军两个团的叶飞,解放战争驰骋豫皖苏鲁屡建奇功。鲁南战役,42小时结束战斗,缴获敌军24辆美式坦克,一个榴弹炮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的卡车。

莱芜战役钳制4万敌军,孟良崮战役击毙张灵甫,歼灭整编七十四师,1950年11月下旬入朝参战,冰雪长津湖,打得美军陆战一师胆战心惊,1952年回国。三年后,战旗漫卷一江山岛,歼敌1086人,击沉击伤敌舰7艘,开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成功的战例。

解放战争初期,一直当配角打阻击的三纵,在孙继先司令员的有力指挥下,洛阳战役中当了一次主角,血战七天七夜,歼灭敌第206师,生擒师长邱行湘。



许世友上将

首任司令员许世友、第二任司令员聂凤智,带出的九纵,也是爱打硬仗,爆发力最强的一支王牌纵队。

1948年9月16日夜,面对王耀武所属整编七十三师,依靠茂岭山、砚池山修筑的钢筋水泥工事碉堡,九纵首战开门红,不仅一举攻破敌阵,还逼得王耀武将原本调往西线的预备队,一波又一波调往东线增援,结果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9月24日,济南城被我军攻克,化装逃跑的王耀武,几天后也被我军俘虏。

当济南战役捷报的消息传来时,远在陕北的毛主席高兴的说:“给许世友送两坛好酒去。”

由于篇幅的关系,解放战争中我军王牌纵队,不仅仅是上面讲述的这些,像西北野战军,孤军奋战阻击胡宗南一周的罗元发和他的六纵;华东野战军“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宋时轮司令员的纵队,开国上将王建安领衔的八纵等等,都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创造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奇迹,用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战绩,而永载史册的英雄纵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