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损伤

AI读论文|七种最常见的跑步损伤有哪些?

怎么康复和预防?

在广大跑步爱好者中,跑步相关损伤(Running-related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RRMIs)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长跑和超马拉松跑者中。研究表明,跑步损伤主要集中在下肢,包括膝关节、踝关节、小腿和足部等部位(Lopes et al., 2012; Kakouris et al., 2021)。这些损伤不仅影响跑者的训练和表现,还可能导致长期的健康问题。

我们让AI精读10篇Google Scholar上面有关跑步损伤的高引论文之后,总结出了以下七种最常见的跑步损伤类型;并结合全球最大康复知识库Physiopedia的资源,让AI总结了相应的常见康复和预防方法:

一、胫骨内侧应力综合症(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 MTSS)

1 描述

也称为“胫骨痛”,表现为胫骨内侧疼痛,通常由反复的应力引起(Lopes et al., 2012; Gallo et al., 2012)。


2 发病率

在跑步损伤中较为常见,流行率为9.5%(Lopes et al., 2012),在超马拉松跑者中占9.4%(Kakouris et al., 2021)。

3 康复方法(仅供参考)

1)急性期(2-6周)

  • 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止痛

  • 运动后冰敷20分钟

2)亚急性期

  • 调整训练方案:减少跑步距离、强度和频率(减少50%)

  • 避免在山地和不平整地面跑步

  • 可以进行低强度训练和交叉训练(如水中跑步机)

  • 进行小腿肌肉拉伸和(离心性)强化训练

  • 加强核心和髋部肌肉训练

  • 进行本体感觉平衡训练(单腿站立或平衡板训练)

  • 必要时使用矫正鞋垫

  • 可以使用手法治疗来纠正生物力学异常

4 预防方法(仅供参考)

  • 避免过度负荷是主要预防措施

  • 使用减震鞋垫和控制足内翻的鞋垫

  • 采用渐进式跑步训练计划

  • 选择有良好减震功能的鞋子

  • 每跑250-500英里更换跑鞋

  • 如有足部生物力学问题,使用矫正鞋垫

*康复方法和预防方法详见https://www.physio-pedia.com/Medial_Tibial_Stress_Syndrome

二、跟腱病(Achilles Tendinopathy)

1 描述

涉及跟腱的疼痛和肿胀,常见于跑步者,可能与过度使用或累积负荷有关(Lopes et al., 2012; Kakouris et al., 2021)。


2 发病率

在跑步损伤中占6.2%至9.5%(Lopes et al., 2012),在超马拉松跑者中占13.7%(Kakouris et al., 2021)。

3 康复方法(仅供参考)

1)优化生物力学

  • 进行全面的生物力学评估,识别并纠正运动中的不良姿势和动作模式,以减少对跟腱的过度负荷。

  • 在急性期,考虑使用矫形器或胶带来支持脚部,减轻跟腱的负担。

2)肌腱负荷训练

  • 第一阶段:等长负荷——进行跟腱等长收缩练习,如双腿或单腿等长保持。

  • 第二阶段:等张负荷——进行小腿抬升等练习,逐步增加负荷。

  • 第三阶段:能量储存负荷——进行跳跃和弹跳等练习,恢复肌腱的能量储存和释放能力。

4 预防方法(仅供参考)

1)避免过度使用

  • 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增加训练量。

  • 交替进行高强度活动(如跑步)与低强度活动(如游泳、骑自行车)以减少对跟腱的压力。

  • 避免在硬地面上长时间运动,以减少对跟腱的冲击。

2)充分热身和拉伸

  •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特别是针对小腿肌肉和跟腱的拉伸。

  • 运动后继续进行拉伸,以保持肌肉和肌腱的柔韧性。

3)加强小腿肌肉力量:

  • 进行小腿肌肉的强化训练,如小腿抬升等,以增强肌肉和肌腱的承受能力。

4)选择合适的鞋子:

  • 穿着合脚且适当的鞋子,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震功能。

  • 避免穿高跟鞋,或逐渐减少鞋跟的高度,以减少对跟腱的压力。

*康复方法和预防方法详见https://www.physio-pedia.com/Achilles_Tendinopathy

三、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1 描述

表现为足底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后第一步最为明显,通常由足底筋膜反复拉伸引起(Lopes et al., 2012; Kakouris et al., 2021)。


2 发病率

在跑步损伤中占5.2%至17.5%(Lopes et al., 2012),在超马拉松跑者中较为罕见(Kakouris et al., 2021)。

3 康复方法一:保守治疗(仅供参考)

1)休息和减轻活动:根据疼痛程度,适当减少剧烈活动,给予足够的休息。

2)冰敷:活动后使用冰敷减轻炎症和疼痛。

3)深层摩擦按摩:针对足底弓和足底筋膜起始部进行深层按摩。

4)鞋垫或矫形器:可使用合适的鞋垫或定制矫形器来减轻压力。

5)夜间夹板:夜间使用夹板保持足部伸展,减轻早晨起步时的疼痛。

6)拉伸训练:教育患者正确拉伸足底筋膜、跟腱、小腿肌肉(如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4 康复方法二:物理治疗(仅供参考)

1)手法治疗:包括软组织和关节的动员,尤其是通过筋膜释放和主动释放技术来减轻疼痛。

2)拉伸:重点拉伸足底筋膜和小腿肌群。具体方法包括用手指拉伸脚趾,拉伸足底筋膜,以及站立状态下拉伸跟腱。

3)足部绑带:例如低地带绑带(Low Dye Taping)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疼痛,但对于长期效果的证据较少。

4)足部矫形器:使用定制或预制的矫形器支撑足部弓形,减少足部压力。

5)夜间支撑:夜间支撑器帮助维持踝关节背屈和足底筋膜的持续伸展。

5 预防方法(仅供参考)

1)适当鞋类:穿着合适的鞋子,建议选择具有摇摆底的鞋子,以减少足底压力。

2)控制体重:避免过度体重对足部造成压力,必要时寻求营养师建议。

3)康复锻炼:加强足部和小腿肌群的力量训练,特别是高负荷力量训练,可加快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

4)避免过度训练:避免过度的剧烈运动,逐步增加运动量,并注意休息。

*康复方法和预防方法详见https://www.physio-pedia.com/Plantar_Fasciitis?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四、髌股关节疼痛综合症(PatellofemoralPain Syndrome, PFPS)

1 描述

以膝前疼痛为特征,常在上下楼梯、蹲坐或跑步后加重(Arnold & Moody, 2018; Kakouris et al., 2021)。


2 发病率

在跑步损伤中占6.3%(Kakouris et al., 2021),在女性跑者中更为常见(Taunton et al., 2002)。

3 康复方法(仅供参考)

1)物理治疗干预

  • 手法治疗:包括膝关节和髌骨周围的手法疗法。

  • 股四头肌强化:股四头肌的增强是康复的关键,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包括等长运动和闭链与开链运动。

  • 髌骨贴敷:使用髌骨贴来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

  • 矫形器具:使用足弓矫形器或其他定制鞋垫来改善膝盖的功能。

  • 近端肌群强化:加强髋部外展肌和外旋肌的训练,因为它们对膝盖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 运动疗法:包括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开链、闭链运动。闭链运动(如深蹲)在避免过度压力的前提下可以更有效。

2)重点治疗

  • 股四头肌的无痛运动:开始时可做等长运动,避免膝盖受压,逐步过渡到动态训练。

  • 闭链与开链运动的选择:闭链运动(如深蹲)更具功能性,能减少髌股关节的应力。若患者无法耐受闭链运动,开链运动可作为替代,但要保持在无痛的运动范围内。

  • VMA(内侧股肌)训练:适用于有VMA功能不足的患者。训练应注重0-30度范围内的耐力训练,并避免单独激活VMA。

3)髋部肌群的训练

  • 加强髋部外展肌和外旋肌的训练,能显著减轻日常活动中的疼痛并提高功能。

4)本体感受训练

  • 由于PFPS患者通常存在本体感受能力下降,尤其是膝盖的感知功能,所以训练膝盖的本体感受能力是康复中的重要环节。

4 预防方法(仅供参考)

1)股四头肌和髋部肌群的定期强化训练

  • 加强股四头肌和髋部肌群(如外展肌、外旋肌)可以有效防止PFPS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长期需要膝盖负重的运动员或活动者。

2)避免过度使用膝盖

  • 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避免膝关节过度负荷,注意运动的姿势和动作的安全性,如膝盖不超过脚尖。

3)矫正运动姿势

  • 如跑步或行走时,采取正确的步态,避免膝盖过度内旋或其他不良姿势。可以通过训练重新调整步态或跑步技巧来减少膝盖的压力。

4)穿戴适当的鞋垫或矫形器具

  • 足部矫形器具的使用,尤其是对有足弓问题或其他步态不正的个体,可以有效减轻膝盖的负担,降低PFPS的风险。

*康复方法和预防方法详见https://www.physio-pedia.com/Patellofemoral_Pain_Syndrome

五、髂胫束综合症(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ITBS)

1 描述

表现为膝外侧疼痛,是由于髂胫束与股骨外髁摩擦引起(Arnold & Moody, 2018; Kakouris et al., 2021)。


2 发病率

在跑步损伤中占7.9%(Kakouris et al., 2021)。

3 康复方法(仅供参考)

1)理疗

  • 使用冷敷(冷疗)或热敷减轻疼痛。

  • 通过肌肉刺激、超声波疗法、药物导入、射频冲击波疗法等方式治疗受伤部位。

2)物理治疗

  • 通过泡沫轴(foam roller)放松紧张的肌肉,进行自我按摩和肌肉拉伸。

  • 强化髋部外展肌群(如臀中肌),通过桥式练习、侧卧髋外展等练习来改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增加下肢单侧负重训练,如单腿下蹲、单腿硬拉等,以提高神经肌肉控制。

4 预防方法(仅供参考)

1)加强臀部外展肌群:通过臀桥、侧卧髋外展等练习,加强臀中肌群,提升髋关节稳定性,避免过度使用髂胫束。

2)保持适当的活动水平:避免过度训练,特别是涉及过多下肢冲击的运动,如长时间跑步等。

3)运动姿势和技术:

  • 改善运动中的姿势,避免过度内旋的动作,尤其是在跑步或骑行时。

  • 骑行者应调整踏板姿势,确保脚踏不向内旋转,减少髂胫束受力。

4)动态热身和拉伸:进行运动前的热身,特别是动态拉伸,有助于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降低运动中受伤的风险。

*康复方法和预防方法详见https://www.physio-pedia.com/Iliotibial_Band_Syndrome?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六、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s)

1 描述

骨骼因反复应力而出现的微小裂纹,常见于胫骨、股骨或足部(Daoud et al., 2012; Gallo et al., 2012)。

2 发病率

在跑步损伤中占3.3%(Gallo et al., 2012)。

3 康复方法(仅供参考)

1)初期管理

  • 休息:给予一定的休息时间让骨折愈合,必要时使用拐杖或穿戴负重保护靴。

  • 疼痛管理:使用止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 活动修改:暂停可能加重病情的活动。推荐水中健身、骑行和椭圆机等低冲击性运动来维持肌力和体能。

2)逐步恢复

  • 无痛休息期后,逐渐恢复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 持续物理治疗,增强肌肉力量,减少复发风险。

3)强化训练与复健

  • 重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强化训练和逐步恢复活动至关重要,可以减少再次受伤的几率。

4 预防方法(仅供参考)

  • 穿戴合适的鞋子:根据不同运动类型选择适合的运动鞋,减少对骨骼的过度压力。

  • 逐步增加运动量:尤其在开始新运动项目时,应避免过度负荷,逐步增加强度和持续时间。

  • 运动前热身与拉伸:跑步等活动前要充分热身,拉伸肌肉以减少受伤风险。

  • 运动后冷身: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冷身,帮助身体恢复。

  • 优化骨骼和肌肉的强度: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增加骨密度和肌肉力量,以避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康复方法和预防方法详见https://www.physio-pedia.com/Stress_Fractures?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七、腘绳肌损伤(Hamstring Injuries)

1 描述

包括急性拉伤和慢性肌腱病,表现为大腿后侧疼痛(Arnold & Moody, 2018)。


2 发病率

在跑步损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男性跑者中(Arnold & Moody, 2018)。

3 康复方法(仅供参考)

1)物理治疗

  • 主要目标:恢复患者功能,尽可能高效地帮助运动员回到原有的运动水平,同时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 康复程序

    a. 偏心训练:使用长肌肉长度的偏心强化训练对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

    b. 逐步敏捷性和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显示,采用逐步敏捷性和核心稳定性训练(PATS)比单纯的静态拉伸和隔离性加强训练(STST)对运动员的康复效果更好,尤其在防止受伤复发方面。

    c. 深层肌肉按摩:虽然深层剥离按摩(DSMS)能在短时间内增加腘绳肌的柔韧性,但对力量没有明显影响,结合偏心抗阻训练能提高柔韧性。

    d. 功能性干针疗法: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障碍方面有一定帮助,尤其与偏心训练相结合时,效果更佳。

  • 运动员的康复阶段性训练:

    a. 阶段 1(第0-3周):保护愈合的组织,避免过度拉伸。进行冰敷、骑自行车、单腿平衡训练等基础康复训练。

    b. 阶段 2(第3-12周):恢复腘绳肌的力量、运动控制能力,开始进行低速度的偏心运动,如死举、后弯单腿跳等。

    c. 阶段 3(第12周及以后):进行更高强度的训练,包括快速度的偏心训练、跳跃训练以及运动特异性的技能训练,准备运动员复归赛场。

2)康复的进度标准

从恢复的角度,康复应循序渐进,直到运动员能够恢复全程的力量,完全没有疼痛,并且可以进行高强度运动(例如运动特定的动作和比赛速度)。

4 预防方法(仅供参考)

1)适当的预防训练:

  • 偏心训练:长期的偏心强化训练能显著降低腘绳肌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在较长的肌肉长度下进行训练。

  • 核心稳定性和敏捷性训练:加强躯干和骨盆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对预防腘绳肌损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快速变化方向或高强度运动中。

  • 伸展与拉伸运动:适当的动态拉伸可以提升腘绳肌的柔韧性,降低受伤风险。常规的运动前拉伸对于防止伤害至关重要。

2)注意肌肉平衡:

腘绳肌与股四头肌的力量不平衡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平衡的,避免腘绳肌的过度疲劳。

3)改善运动技能:

确保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控制,尤其是在快速的方向变化、跳跃等活动中,避免过度负荷或不良动作模式。

4)充分的热身和放松: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关节和肌肉,有助于预防肌肉拉伤。同时,训练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恢复,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和预防损伤。

5)避免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或恢复不充分可能会导致腘绳肌的慢性疲劳和再损伤,因此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周期至关重要。

*康复方法和预防方法详见https://www.physio-pedia.com/Hamstring_Strain?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在性别差异方面,研究表明,男女跑者的总体损伤率相似,但在特定损伤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女性跑者更容易出现骨应力损伤(Hollander et al., 2021),而男性跑者则更易发生跟腱病(Hollander et al., 2021)。此外,女性的生理结构(如骨盆结构和关节灵活性)可能使其在某些方面更耐受跑步带来的压力(van der Worp et al., 2015)。

注:以上康复和预防方法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听从医嘱。

参考文献与网络资料

Lopes, A. D., Hespanhol Junior, L. C., Yeung, S. S., & Costa, L. O. P. (2012). What are the main running-related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Sports Medicine, 42(10), 891-905.

Hollander, K., Rahlf, A. L., Wilke, J., Edler, C., Steib, S., Junge, A., & Zech, A. (2021). Sex-specific differences in running inju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Sports Medicine, 51(10), 1011–1039.

Gallo, R. A., Plakke, M., & Silvis, M. L. (2012). Common Leg Injuries of Long-Distance Runners: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Approach. Sports Health, 4(6), 485-495.

Kakouris, N., Yener, N., & Fong, D. T. P. (2021).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unning-related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in runners.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10(4), 513-522.

Arnold, M. J., & Moody, A. L. (2018). Common Running Injurie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97(8), 510-516.

Taunton, J. E., Ryan, M. B., Clement, D. B., McKenzie, D. C., Lloyd-Smith, D. R., & Zumbo, B. D. (2003).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unning injuries: the Vancouver Sun Run “In Training” clinic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7(4), 239–244.

Daoud, A. I., Geissler, G. J., Wang, F., Saretsky, J., Daoud, Y. A., & Lieberman, D. E. (2012). Foot Strike and Injury Rates in Endurance Runners: A Retrospective Study.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4(7), 1325-1334.

https://www.physio-pedia.com/Medial_Tibial_Stress_Syndrome

https://www.physio-pedia.com/Achilles_Tendinopathy

https://www.physio-pedia.com/Plantar_Fasciitis?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https://www.physio-pedia.com/Patellofemoral_Pain_Syndrome

https://www.physio-pedia.com/Iliotibial_Band_Syndrome?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https://www.physio-pedia.com/Stress_Fractures?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https://www.physio-pedia.com/Hamstring_Strain?utm_source=physiopedia&utm_medium=search&utm_campaign=ongoing_internal

易跑|跑友互动福利

你还想看AI读哪些跑步主题的论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们将从转发留言互动中抽取一位各赠送『引擎鸟马拉松手套』一副!福利互动需 分享、点赞、在看 三连哦


易跑|跑友粉丝集合

三月将至,易跑森林半马将与大家准时相见大家可扫码添加下方客服微信加入2025易跑粉丝群~

我们一起畅所欲言

因跑步而结缘

扫描二维码,添加易跑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