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虽然是邻国,但由于历史原因,两国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从古代的贸易往来、到近代的侵华战争、再到现代的经济往来。
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两国在多个领域里展开合作与竞争,可谁也不能保证,中日两国会永远和平相处。
那么,中日两国一下次发生战争会在何时呢?对此日本少将早在13年前曾做出预测。
日本少将的预测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交付给中国海军,我国也正式开启了航母时代。
辽宁舰
然而就当我国拥有第一艘航母后的同一年里,日本前自卫队少将矢野义昭发布了一篇有关中日未来开战的文章。
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可仔细观察后发现,这篇文章中充满“中国威胁论”,在文章的开头,矢野义昭认为2025年时,因为以色列与伊朗开战,导致整个中东局势变得紧张。
美军不得不将驻日军队派往中东,由于中东地区难以协商,最终导致美军陷入僵局中,与此同时,日本国内遭遇不明网络攻击,国内出现了多起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派出潜艇和战略轰炸机部队。
矢野义昭
据矢野义昭预测,在2025年4月,中国海军将对日本发动奇袭,中国空军数量将高达900多架,到了5月份中国占领了九州以西的地方,并炸毁了美国驻冲绳的美军基地。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矢野义昭认为解放军在2025年占领冲绳岛需要14天的时间,最终中国军队进入冲绳岛,而俄罗斯也企图攻占北海道东部,日本最终宣布放弃冲绳岛和南千岛群岛的主权。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矢野义昭在文章中说的有理有据的,但他却忽略的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不会“率先挑起战争”,更没有“开第一枪”的行为。
矢野义昭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除非是日本率先挑起战争,否则中国是不会开第一枪的,矢野义昭作为日本少将,他应该知道中日开战意味着什么,那么他为什么会认为2025年会是中日开战之年呢?
矢野义昭的依据
矢野义昭是在2012年发布这篇文章的,这一年中日两国发生了“钓鱼岛领土争端”,在同年9月份,日本表示购买钓鱼岛,虽然中方已经明确拒绝,但日本方面依旧不依不饶。
钓鱼岛
钓鱼岛问题也导致了中日关系瞬间恶化,该事件也让很多日本人记恨中国,甚至还产生了“军国主义思想”。
也正是在这一年,日本国内右翼思想迅速扩张,收购钓鱼岛事件,也是日本极右翼分子的主意。
图片来源于《共产党员网》
日本极右翼思想,从二战结束后从未停止,冷战时期,美国的庇护令日本右翼势力得到生存和发展,该组织已经从上世纪60年代的400多个,增加到90年代的900多个。
到2012年时已经增添到1000多个,成员更是多达12万人,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矢野义昭是一名“右翼分子”,但从他发布的文章中就能看出他具有右翼思想的。
日本极右翼分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日本扩大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最近处距离中浙江海岸仅130公里。
防空识别区不属于国家法中的主权范畴,更没有约束力,不过必须要以不危及其他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划分。
日本的防空识别区
而日本在2010年6月划分的防空识别区,侵犯了其他国家的防空主权,他们甚至将中国东海地区的油气田也包含其中,也就是说当中国飞机在东海正常飞行时,会被日本定义为“闯入”防空识别区,这种行为无疑是增加了“地缘政治的矛盾”。
所以在这几种情况下,矢野义昭才会认为中日开战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目前来看,矢野义昭有关开战的预测是不正确的,但他文中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预测。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他认为在2025年时,无人机技术将会出现在战场上,并会袭击装甲车辆,这一现象如今已经出现在了俄乌战场上。
如果中日两国开战,毫无疑问我国也会采用无人机技术对日本军队进行打击,不过有关中日两国战争问题,前提是两国会不会发生战争。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一切与美国有很大关系,中日两国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关系,是不可能会发生战争的,因为在2024年,中日两国的贸易总额就超过1万亿人民币。
并且日本在中国的企业也超过了上万家,如果两国贸然开战,那么对两国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作为日本重要的盟国,整个国家不论政治、经济、军事都离不开美国,纵观近些年来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摩擦背后,能够看到美国的身影。
对于美国而言,他们希望中国像俄罗斯那样深陷战争泥潭,而日本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对于美国而言,这种代理战争方式,就算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他们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反而那些代理国就不一样了,乌克兰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不过有关中日开战,一起得看日本和美国两国得关系,如今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在他得第一任期内曾与日本发生过分歧。
在第二任期后,日本将重新审视与美国之间得关系,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曾表示会与中国增强交流合作,双方将在多个方面进行合作,如今中日两国是不可能走向战争道路的。
石破茂
虽然两国在很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这些分歧是可以通过外交对话的方式进行解决,而不是通过战争解决,俄乌战争就是很好的例子,两国在面对问题时,选择用战争解决问题,最终这场战争伤亡人数超百万,历经三年仍未停战,所以一定要吸取俄乌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