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菲签字合作,构建“对华包围圈”,但中国从不是吃素的

最近,日本对南海又有了新的“小算盘”:通过向菲律宾提供先进的预警雷达和军备,以在这一繁忙的国际水道上站稳脚跟。当然,日本还想和菲律宾结成情报共享的“兄弟盟约”,用更聪明的打法去24小时监视解放军在南海的动向。那么,这一危险企图,能得逞吗?

1、南海暗战打响:24小时监视解放军?



据环球网报道,日本防务大臣中谷元踏上了菲律宾的土地,并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场会晤不仅仅是寒暄,背后可是有许多硬邦邦的利益在较劲。

日本斩钉截铁地表示,菲律宾所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日本及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日本在防务装备品的出口上做足了功课,比如这次,他们就打算向菲律宾出口一款集合和分析雷达数据的控制系统,以增强其防空能力。更豪迈的是,还有意与菲律宾开启关于安保情报交换的谈判。

报道提及,如果能把日本冲绳自卫队和菲律宾军方的雷达数据联合起来,那将是两国追踪中国军队活动的一大利器。

当然,日本的大动作并不局限于此,他们还想要将高机动车辆也一并甩卖给菲律宾,甚至还准备了舰艇共同开发的计划。为了让这些装备顺利登陆菲律宾,日本考虑设立一个局长级防务磋商框架。

2、日菲合作,背后有三重目的



展开来说,日本准备给菲律宾送上的是12套J/FPS-5预警雷达,能覆盖南海80%的海域,实时监控中国军用飞机和舰船的动态。

三菱重工则出手为菲海岸警卫队改造巡逻艇,加装反舰导弹发射系统,此外还向菲律宾输出03式中程防空导弹部件,覆盖范围够得上黄岩岛空域。

别看日本在一边笑呵呵地和菲律宾握手,一边却是深思熟虑的战略筹划。往更深次说有三重目的:
一来,日本这是想要在南海这一片大洋上“打补丁”,通过打造“C形包围圈”填补过去监控力不足的盲区,以更好地监控解放军动向;

二来,同时为日后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做好预演;

三来,这也是日本军工产业复苏的重要一步。他们想要以“代理战争”的模式绕开和平宪法的制约,逐步展开更多的国际合作。

不过,专家点出,这三重目的,实则是为美国的印太战略而服务。在这块画布上,各个角色都有明确定位,日本无疑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

3、解放军不是吃素的!



好在,中国对于日本在南海的这些“小动作”,可谓是心中有数,并且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毕竟中国从来不缺反制措施。

首先,军事上的回击必不可少。看,那艘威风凛凛的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已经驶入南海的九段线内,进行常态化巡航。伴随着055型驱逐舰,这支舰队不仅是南海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一种强有力的威慑。

它们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具备覆盖广、打击快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包括巴拉望岛在内的多个目标实施精准的军事打击。这绝对是对任何试图介入南海事务的外部势力的一种警告。

同时,中国也深知经济手段在国际博弈中的重要作用。在稀土这一领域,中国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地位。为此,中国商务部已经将钕铁硼等永磁体材料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而这对于依赖该材料的日本军事装备制造行业,尤其是导弹制导系统,将是一个相当致命的打击。

总的来说,美国想依仗日本和菲律宾借力打力,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