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给女儿办理爱心寒托班时,我需要填写一大串基本信息,但现在只要进入报名平台,后台就能自动识别出我的身份,孩子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地址等信息也就自动显示出来了,只需花几分钟核对信息确认便可完成报名。”前两天,爱心寒托班圆满结业,家住城桥镇的陆女士谈起今年为女儿报名时的场景,她直言省心了不少。到底是什么技术能让事务办理如此简单,跟着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高效便捷的服务得益于区数据局利用数字赋能、数据连通,实现办理操作的化繁为简,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办事效率。区数据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持续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跃升,极大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去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智慧好办”政务服务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底,520项依申请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少填少交智能审”。在此基础上,崇明结合实际,近年来陆续推出了15项区级特色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智慧好办”,包括“小学生爱心暑(寒)托班报名”“青少年活动中心报名”“绿色生活园艺报名”“开具气象证明”“道路运输车辆冷藏标志申领”等。
据介绍,自去年以来,崇明通过强化跨部门数据共享,重构业务办理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对高频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优化和智能化改造。“今年年初的小学生爱心寒托班报名事项,我们前期通过对接公安、教育、人社等部门的‘人口信息库’‘学籍信息库’‘亲属信息库’,实现自动筛查学生学籍、预填学生及家长基本信息(预填比例达到93%)、后台一键生成报名信息表,减少申请人需要填写的信息和提交的材料。同时,利用智能技术审查申请材料,加快审批速度。”区数据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崇明15项“智慧好办”服务事项累计产生办件1万余件,实现申报表格免填、申请材料免交的比例超70%,表单和材料智能预审比例超90%、申请人首办成功率超90%,获得了企业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区数据局还将继续拓展高频事项“智慧好办”服务范围,持续优化“智慧好办”服务能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办事体验。
记者:石思嫣
编辑:焦倩倩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