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北州委宣传部
今年以来,海北州以助力打造“青海e就业”品牌为牵引,以奋力冲刺就业工作首季“开门红”为目标,抢抓节后开工复产和返岗就业黄金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开新局、起好步。截至目前,海北州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3058人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9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46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5%。
加强安排部署,有效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完善就业联动协调机制,分析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就业重点工作,推动州委、州政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落实《海北州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海北州就业(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海北州就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制定《海北州就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海北州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全面推动政策落实、服务落地。
畅通服务体系,精准促进人岗对接。持续打造“互联网+铁脚板”就业服务体系,推进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通过48.4万元财政资金在海北州214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各开发安置1名就业联络员,建成规范化线下零工驿站3家,实现“州-县-乡(镇)-村(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全贯通。聚焦“招聘日日有、活动月月新、服务时时在”目标,启动实施“12+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开展“暖冬送岗,助力乡村振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多频次、特色化”线上线下专场招聘14场次,组织100余家企业提供快递员、餐饮、保洁等行业的就业岗位近4600个,促进农牧区劳动力实现就近转移2000余人次。
开展技能培训,有力推动转移就业。紧扣“群众所愿、市场所需”,做实做好培训意愿调查工作。抢抓培训关键期,组织实施好培训机构招投标工作,开展就业能力提升、驾驶员等工种的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期146人次。加大劳务派遣机构和劳务经纪人培育力度,不断提升组织化规模化转移就业水平,通过劳务经纪人分三批次“点对点”组织126名劳动力到内蒙、新疆、青海、海西等地铁路、光伏行业实现务工,全州累计实现组织化输出1273人次,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收入达4545万元。
释放政策红利,着力强化兜底援助。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争取第一批省级就业补助资金7480万元,设立山东援建就业支援资金100万元,已落实社保补贴282.4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852.48万元。加大兜底援助力度,累计认定援助对象120人,走访服务对象158人,帮助85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实现就业。落实“1131”服务机制,稳步推进“组团式”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863人,就业率达91.13%。发挥全州45家见习基地作用,吸纳63名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见习,落实见习补贴4.45万元。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保持生态管护、光伏等村级公益性岗位队伍稳定,海北州实现脱贫人口务工就业12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