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4日讯 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依托蔬果产业优势,全域推进“跨村联建”,打破村庄发展壁垒,推动乡村振兴镇村联动、村村联动、村企联动,实现资源、人才、资金共享,打出一套组织联建、产业联兴、资源共享“组合拳”,构建“串珠成线、连线成片、辐射周边”乡村振兴新局面。通过组织联建带动产业共富,黄瓜、蓝莓等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抓手,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打造便捷、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乡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组织联建”促赋能提质,建强党建“新高度”

强化党建引领。成立淄角镇果蔬产业示范片区党委,选派1名机关干部担任党委书记;下设淄角新村党总支和黄瓜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党总支,择优推选2名自然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总支书记,11名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党总支委员。

健全运行机制。成立村企联建、物业管理、矛盾调解等8个工作专班,打造淄角新村党群服务中心、黄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动党务村务、惠民信息等54项服务事项下沉,做到“一个场所办公、一个班子议事、一个思路干事”。

促进优势转化。通过组织牵头、共谋发展的方式,让“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有效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切实把联建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片区形成“大带小、强带弱”共同发展新模式。淄角新村党总支与荣沣纺织合作建设共富车间项目,淄角新村以25亩建设用地入股,带动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150余人,人均增收2800元,推动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


“产业联兴”促抱团发展,跑出振兴“加速度”

强化资源整合。推行“党建联盟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村企联建模式,依托政馨物业合作社与和美食品、荣沣纺织、蓝莓基地等龙头企业结对共建,构建淄角新村村企产业共同体,实现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双向交流。

完善产业体系。黄瓜产业融合发展党总支整合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千亩黄瓜基地、鲁北蔬菜交易中心、产业发展零工市场,逐步完善黄瓜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提升致富能力。组织“土专家”建立黄瓜种植技术人才库,定期开展指导培训,实现资源、资金、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共建共享,推动集体、群众双增收。千亩黄瓜基地由黄瓜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党总支负责运营管理,每年收取服务费500元/亩,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鲁北蔬菜交易中心为菜贩提供价格商定、称重等服务,按照每斤2分钱的标准收取服务费,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余万元。

“资源共享”促优势共赢,揭开发展“新篇章”

深挖传统文化。根据工作实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本土手工艺项目,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等集体资产资源发展手工艺项目,如滚灯、泥塑、花馍等,推动手工艺品商品化,让手艺人既留得下文化,又撑得起口袋。

信息对接联享。充分发挥帮扶队朋友圈优势,将嘉悦纺织、和美食品、禧运旺食品等当地企业20余种土特产,踩鼓宋制鼓等10多种手造产品互相搭配,拼单开展农产品对接销售,实现“一条龙”销售,不断提升群众、企业、集体收入。

加强农旅融合。抓住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全县“一城二核三线四区”旅游发展战略,依托惠民蓝莓、淄角黄瓜、环城水系、红色遗址等资源优势,规划北部“蓝莓休闲采摘”、中部“红色研学游”、南部“黄瓜休闲采摘”等农旅融合片区,开发田园采摘、红色研学、亲子休闲3条近郊游线路,让“沉睡”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全镇乡村旅游发展,激活了联村共富“一池春水”。淄角新村党总支引进威海土发集团,投资1.2亿元建成蓝莓基地,带动就业300余人,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202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惠民蓝莓采摘节,接待游客10万余人,带动旅游消费1000余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淄角镇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乡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下一步,淄角镇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闪电新闻记者 王飞飞 通讯员 王军 滨州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