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00%纯羊绒,白菜价仅售299元!绝对保真!
直播间里主播一边喊得声嘶力竭,一边点燃一根纤维试验,“这是真羊绒才有的特性,烧完灰烬一压就碎!”
屏幕前无数观众心动下单,不买就是吃亏的留言几乎刷爆了屏。
可当订单送到手上,所谓的“软黄金”穿上身后,却扎得人直冒红疹,总有“较真”的消费者检测,结果羊绒含量为零,100%聚酯纤维!
而这种以次充好的伎俩,已经成了网络直播羊绒产品买卖的潜规则。
谁给了他们虚标的勇气?
不少商家在直播间打着尾货处理、亏本甩卖的旗号,实际干着的都是狸猫换太子的勾当。
这些标价299元“羊绒衫”的真实进货价,可能不到100块。成本低、标价高,中间的差价都流进了商家的腰包。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明目张胆地虚标羊绒含量,已经成了行业内潜规则。特别是现在网络购物这么发达,许多商家都是在批发市场和一些电商平台任意购买水洗标、吊牌和合格证,自行填写含绒量。
毕竟对羊绒进行鉴别是个专业领域,普通消费者根本就无法辨认,面前这件衣物到底是不是有羊绒织成都,既然已经虚标了那就直接虚标到底,来个100%山羊绒多有卖点。
更夸张的商家直接造假质检报告,进一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这些商家之所以敢如此大胆造假,根本原因还在于网络平台的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
哪怕是被消费者举报之后店铺被平台查封,轻松换个账号继续开播售假,根本也不耽误什么。本身也没有实体店铺,工商质检核验的流程很难落实到实处,所以被查处的只是小概率事件,高额的利润面前是值得铤而走险的。
再加上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抱着的是诚实信用的态度,很少有人往这方面琢磨,大部分人维权意识和能力又十分有限,加之维权的成本又高,很多也就自认倒霉让事情不了了之了。
这样的环境,更是助长了不良商家肆意妄为的底气!
为什么这些商家拼了命的以次充好知假售假,关键还是在于其中高额的利润。
羊毛和羊绒大不同!
在很多人眼里羊毛和羊绒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粗一点一个细一点,其实羊毛和羊绒根本就不是同一只羊身上的产品,品质自然也是千差万别。
羊毛来自绵羊,而羊绒则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是山羊在冬天为了抵御寒冷而长出来的细绒。
冬天一过,牧民们会用特制梳子将羊绒采集下来。山羊的毛发比绵羊的短很多,这层又薄又密实的细绒,自然就比绵羊又粗又长的毛发要稀少不少。
物以稀为贵,所以羊绒就成了纤维界中的软黄金,它的纤维直径要比羊毛细得多,因此更加柔软、保暖。
根据行业内的规则,羊绒的平均直径只有14-16微米,远比羊毛要更细更柔软,哪怕是最细的羊毛直径也要超过19微米。
而且羊绒纤维没有髓质层,因此其保暖性几乎是羊毛的八倍。再加上羊绒纤维的卷曲度较高,制成的衣物也更加亲肤透气,哪怕是贴身穿着也不会对皮肤有所刺激。
所以各项优势综合下来,羊绒的价格就一直居高不下,每吨价格上百万元的行情稀松平常,而羊毛的价格却只有不到10万元一吨。足足10倍以上的价格差距,也难怪这些不法商家愿意铤而走险了。
那作为普通消费者,该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避免掉进商家的陷阱呢?这三招可以快速辨别真假羊绒。
第一招:摸质感
真正的羊绒衫摸上去非常柔软、细腻,有一种滑糯的手感。而羊毛衫的手感则会相对粗糙,摸上去有些硬挺。
第二招:看光泽
羊绒衫的表面光泽柔和,色彩饱满,具有天然动物纤维的自然光泽。而假羊绒或者羊毛制品,表面虽然有光泽,但看上去没那么自然,没有真正羊绒的温润感,如果是化纤材质,人工的痕迹特别明显,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但两相一比较后高下立判!
第三招:烧纤维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取一小段纤维用火烧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方式。真正的羊绒燃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味道,灰烬用手一捏就会碎掉。而假羊绒燃烧时会散发出刺鼻的化学气味,灰烬也呈黑色硬块,不易捏碎。
当然这些只是简单的鉴别方法。如果真的想要更准确的判断,还是建议送去专业机构检测。
国家对纺织品的纤维含量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切魑魅魍魉在先进的仪器检测之下都会显露真身!
“软黄金”买假了怎么办?
买到假羊绒后,很多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认栽了,大不了退货退款,这事也就过去了。
一件衣服也就几百块,送到专业机构检测还得花检测费,万一检测下来店家人去楼空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嘛?
所以很多人就在没证据和没凭据之后,选择了低头认栽,但实际上消费者的权益可不仅仅停留在退货退款这么简单。
我国法律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维权武器,关键是要敢用会用。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如果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最低赔偿金额为500元。
就拿虚假羊绒来说,商家在宣传的时候已经恶意满满,他们明知自己的商品根本就不是羊绒,却打着羊绒的旗号四处招摇撞骗,这就是典型的虚假宣传、隐瞒商品真实信息。
消费者在买到假货的那一刻起,商家消费欺诈的行为就已经坐实了,退货退款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如果商家运用自己也不知情进行抗辩,那么法律也赋予了商家对于厂家的追诉权,并不能免除商家免疫赔偿消费者的义务,所以不管商家如何狡辩,只要虚假宣传就是违法行为,该赔就得赔。
而且消费者为了证明商品有质量问题所产生的检测费用,甚至是律师费诉讼费等合理维权费用都可以要求商家承担。
如果怀疑买到假羊绒,不妨花点钱去权威机构做检测。一旦证实上架虚假宣传,自然可以同商家协商赔偿的问题,不服的话还能走法律程序。
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让我们的网络购物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样子。
如果商家不配合也千万别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规定,虚假标注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涉嫌造假的商家立案调查,罚款、吊销其营业执照等一系列的手段都已经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虽然在记者调查时,有许多直播平台的商家因销售假羊绒封号后,仍能死灰复燃开新号继续骗。但只要消费者的举报足够细致,监管部门完全有能力追查其违法链条,做到让造假商家寸步难行。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作为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并留好相关证据。购物时的订单截图、与客服的聊天记录、商品吊牌照片等都可以成为维权的重要依据。
在直播购物中可以做好屏幕录制,将主播宣传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实验,都可能成为欺诈行为的铁证。
买假羊绒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信任的破碎。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这些欺诈者付出代价。
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不怕麻烦坚持维权,相信市场上的劣质产品很快就能无处藏身,那些唯利是图的商家也将没有容身之所。
但从消费者来讲,也不要贪图便宜,羊绒本来就是十分稀缺的纺织材料,如果真的是正规羊绒,299元根本就拿不下成本。直播间动辄一晚上出货上万条,就算是所谓的直播福利,又有几个商家经得起如此烧钱闯名声呢?
所以在成本的约束之下,所谓的低价好货根本就不存在。任凭商家再花言巧语,只要消费者不报着贪图便宜的侥幸心理就不会上当,消费者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赌运气。
事实上假羊绒泛滥背后还藏着市场的两大问题。一是消费者知识的空白。一件衣服上贴着金标,主播连珠炮似的专业术语,消费者很容易被绕晕,为了抢上所谓的便宜,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手忙脚乱的下单购买,很多人直播购物就是被主播带上了节奏,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落入了陷阱。
二是监管手段的局限。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纺织品标注标准,但在执法环节上还存在一定漏洞,特别是在直播电商这样的新兴渠道中,造假者的手段更加隐蔽,追责难度也更大。
我国的羊绒产业一直是世界的佼佼者。内蒙古产的优质羊绒,不仅是我国的一大名片,更是世界奢侈品品牌争相采购的顶级原料。
打击假羊绒不仅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更是维护我国羊绒行业的国际声誉。
结尾
所以千万不要在网上贪图便宜了,被骗了之后不仅伤感情还伤钱包,还是那句话,消费者要用理性战胜低价诱惑,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些假货虽暂时得利,但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失去,最终也会让整个市场为此付出代价。
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买家:别让299元的便宜换来一肚子气。每一件真货都有它应有的价值,唯有尊重才能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