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妈妈这个角色,作为孕养生命的主要“贡献者”,自孩子出生,就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像网上有人说的那样:

妈妈,是一个家庭的风水,也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但有时,恰恰是因为外界环境和社会要求,赋予了妈妈太多的要求,从而让她们在教育之路上,无时无刻想要做到极致的完美。

慢慢地,妈妈们习惯了事无巨细的大包大揽,也适应了不厌其烦的苦口婆心。

可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在孩子事务上,我们越是表现的“勤快”,往往越是会剥夺孩子的成长空间。

这就像蝴蝶破茧时,外力帮助反而会让翅膀失去力量。

所以说,想要培养一个越来越优秀的孩子,妈妈们不妨试着在3方面表现的“懒”一些,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呢?



01.家务上“懒”一些,培养孩子的掌控感

在日常生活里,妈妈们总是“勤快”的代名词。

更是帮助孩子收拾“烂摊子”的主要人选。

不管是日常处理家务,还是说孩子的穿衣吃饭,以及整理房间,妈妈们总是习惯于去承载一切,生怕累着孩子。

可事实上,久而久之,孩子不单单缺乏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少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而“掌控感”,可以让一个个体,拥有自我决定的权利,帮助他们有条不紊的处理和解决难题。

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孩子拥有自主权的时候,内在动机可以提升300%。

而这种内在动机,可以驱动一个孩子,主动自觉地去做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哈佛大学研究发现: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就业率,比不做家务的孩子,高出15%。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建立了“责任闭环”。

这类孩子,从小对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有了明确认知,以至于在未来的人生中,无论是经营婚姻,还是面对工作,都可以更好的完成。

所以说,妈妈们可以在家务上,适当放手。

比如,可以制作“家庭责任轮盘”,让孩子转动选择自己的当日任务。

也可以慢慢去培养孩子的自我掌控能力,比如故意不去帮他们收拾书包,让孩子体验不带作业而引发的自然结果。

要知道,一个孩子只有获得了自我掌控的能力,才会知道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能做。



02.决策上“懒”一些,激活孩子的独立思考力

也许,直到今天,也有许多家长,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习惯性的替孩子决定一切。

比如,今天去哪里玩、孩子该上什么兴趣班。

甚至说,有的妈妈,连自己孩子穿什么衣服,都要越俎代庖的过问和把控。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事无巨细的支配这一切时,孩子慢慢就会变成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空壳。

要知道,我们无法托举着他们走完一生。

那等到孩子与我们渐行渐远之时,那么他又该怎么应对自己的生活呢?

所以说,聪明的妈妈,一定会在决策上“懒”一些,把选择权交还给孩子。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行为,可以使得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在自主决策时,活跃度提升42%。

这是属于理性思考的核心区域。

说简单点,孩子能够决定的事情越多,那么今后他能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而这种能力,能够极大的避免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也能极大的避免他遇到问题时,人云亦云,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因此,把决策权交给孩子,往往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保护,也是对他们走向卓越的极大助力。



03.情绪处理上“懒”一些,锻造孩子心理韧性

网上原先有个话题:为啥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有心理问题?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是:

如今的家长,太把孩子当回事了。

对此,深以为然。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用尽浑身解数,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这本无可厚非。

可问题是,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家长就过度介入,那么反而会适得其反。

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如果当孩子面对失败与困难时,家长费力的去充当孩子化解情绪的窗口和工具。

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韧性,就会越来越低,抗挫力,更无从谈起。

更重要的是,孩子若是没有学会自主的消化情绪,那么他们就会被情绪掌控。

甚至说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就会缴械投降和自甘堕落,而非主动反省和积极改进。

反之,一个妈妈若是看到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不要过度在意和介入,那么反而会给孩子一定的缓冲机会,以及自我化解的能力,从而提升抗挫力。

正如情绪教练理论揭示的那样:

让孩子在安全环境下经历适度挫折,心理韧性提升57%,自我思考和改进能力,也有显著提升。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刚刚学走路时,常常因为身形不稳,容易摔倒。

就算没有磕到碰到,也会因为挫败感,而出现哭闹的情绪。

每每这时,有的家长就会第一时间上前安慰,并且通过“拍打地板”、“责怪桌椅”等方式,试图安抚孩子情绪。

可事实上,我们越是如此,越会给孩子带来错觉。

他们不会主动反省和改进自己的动作,反而会把错误归结在他人身上。

这种错误的引导,往往会让一个孩子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



其实,父母与孩子,本就是慢慢脱离和退出的关系。

而真正的教育,绝非是不顾一切的灌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种,任由孩子去发光发热,照亮自己。

所以,妈妈们在生活琐事上懒一些,孩子的生存技能就会强一分。

而这种“战略性懒惰”,其实就是用慢慢退后的身影,而给孩子让出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正如蒙特梭利所说:

永远别替孩子做他能够胜任的事,那是在谋害他的生命。

作为家长,我们一起,共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