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夕阳余晖洒在阳台的绿植上,伴着喂养的两只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江津区几江街道桥南社区果研所家属院樊开玉的家人开始为晚餐做准备。88岁的樊开玉坐在阳台上,望着外面的休息亭。

“以前,休息亭只有4根柱子,没有遮阳挡雨的地方,小区的路也坑坑洼洼,赶上天气不好,我都不愿意出门。”樊开玉告诉记者。

现在,休息亭成了她常去的地方。“我住二楼,院里都是相处多年的老同事、老邻居,他们在外面招呼我一声,我就去跟他们坐在亭里聊聊天。”她说。


▲改造前


▲改造后

果研所家属院的房屋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时间推移,建筑逐渐老化,墙砖脱落、外墙渗水、公共区域乱堆乱放、小区路面开裂等问题层出不穷。

居住条件越来越差,住户们纷纷搬离了小区,一共84户的家属院曾搬得只剩下一半住户。

面对民生期盼,几江街道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2020年10月,果研所家属院启动改造。改哪里,居民说了算;怎么改,居民拿主意。在改造过程中,几江街道充分开展线上线下民意调研,倾听居民需求,发动群众力量,共同推进改造。

“为了方便统一改造墙体外立面,住户们自费将推拉窗全部换为滑动窗。同时,为了加装电梯,大家多方沟通协调,特别是与搬离的住户进行大量沟通之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桥南社区工作人员张晓庆介绍,电梯加装工程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一同完工。



▲舒适的小区生活 记者 吕晓 摄

细处见温暖。根据居民的诉求,几江街道在果研所家属院改造时除了实施道路重修、外墙排危刷漆、安装门禁设施、新建休息亭等工程外,还改造提升景观小广场、增加健身设施、安装适老化设施等。

果研所家属院不仅改造外露的“面子”,更做好了惠民的“里子”。

改造期间,对小区的排水管网、井盖、楼梯过道、雨污分流设施等进行了改造提升,解决了小区水、电、管、网等内部设施老化问题,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家属院旁曾有一块2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地,长满杂草,曾是部分居民倾倒垃圾和建渣的地方,一到夏天蚊蝇滋生。在此次改造中,闲置地被改造成为能提供51个车位的便民停车场,既能方便业主停车,还能对外开放,收取的停车费用成为小区管理的经费来源。


▲改造后的停车场 记者 吕晓 摄

改造效果好不好,居民用“脚”来投票。

小区住户周太平介绍,2018年,他们带着年老的父母搬到了外地居住。2021年改造完成后,看到小区改造得焕然一新,老两口又搬了回来。“以前没电梯,环境也不好,不放心两个老人在家住,现在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周太平笑着说。

“小区更新改造后,很多住户都把自己家重新装修了一遍,也有二三十户住户搬了回来,这无疑是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最好的反馈。” 几江街道桥南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全媒体记者:刘星欣 吕晓 胡翔 张晶晶

编辑:罗梅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贺宝胜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