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缔造中国电影新纪录,其影响力迅速外溢至文旅领域,形成“跟着哪吒去旅游”现象。不仅如此,不少景区景点、文博场馆深挖与哪吒相关的元素,通过与哪吒联动等方式,激发文旅市场活力。这是机遇,更是挑战。
脚踩风火轮,手握火尖枪的“百亿影帝”哪吒,不断搅热文旅市场。不久前,天津、安徽、河南等地相继发声,自称“哪吒故里”,希望借助哪吒的“三昧真火”,承接泼天流量。近日,山东、河南、江苏等省份均有景区推出“看哪吒免费游半价游”等各类优惠活动。
与此同时,不少景区因为“哪吒”迎来泼天流量。在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的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哪吒行宫”游客爆满,单日最高客流达8000人次;坐拥陈塘庄、哪吒小镇两大“哪吒”主题景区的天津河西区焕发新活力,全国各地游客争相前来,参与互动演出、主题展览,体验“闹海”水上项目等。
就江苏而言,江苏省文旅厅为祝贺《哪吒2》票房破百亿,在全媒体平台送出百张“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此外,还在官方账号推出“跟着神话去旅行”活动,首条线路盐城线就与电影《哪吒2》中的鹤童与鹿童有关,因为盐城被誉为鹤鹿故乡。
全省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哪吒”互动。甚至,在南京环宇城,路口石墩被画上了哪吒、敖丙等形象,吸引不少市民打卡。在扬州宝应、南通海门,《哪吒2》主题的巨型涂鸦墙悄然亮相,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吸引大量市民。
借助电影《哪吒2》的流量,新颖的文旅消费场景与模式层出不穷,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其实,近年来,影视剧带火旅游目的地的现象还有很多,文旅和影视“双向奔赴”催生越来越多新玩法。比如,电影《唐探1900》带火拍摄地山东德州乐陵影视城,电视剧《狂飙》带火广东江门等。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借助影视作品的火爆,部分地方文旅确实迎来泼天流量,游客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长。但是,简单的跟流量、蹭热点并不能持久。尤其是当流量到来时,如果不能提供好的服务和体验,无法接住流量,反而会自砸招牌,得不偿失。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张宁认为,文旅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流量固然重要。但是,文旅行业必须从“看热闹”转为“找门道”,摸清偶然和必然的深层逻辑,最终要通过苦练内功,通过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场景和体验,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张宁建议,文旅从业者要从“跟风者”变为“造风者”,热点和话题转瞬即逝,但历史永远是自己的,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真正发挥好地方风物的特长,让文化IP成为文旅发展的内生动力。另外,要“拼真文化,下真功夫”,要坚持文化原真性,深挖文化正能量,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踏踏实实做产品,实实在在做产业,只有通过原创内容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才能在长红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孙西娇 部分图片来源/江苏省文旅厅)